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恕是有條件的,那就是犯錯的人首先得願意坦承過失,並且懺悔,進而請求寬恕。受害者不可能事先原諒未曾承認的錯誤。

看起來寬恕是一種遺忘,當我說〃我原諒〃(I forgive)你時,我也應該同時忘卻(forget)了你的過去。然而〃過去〃真的過得去嗎?有時候我們會說某種罪惡,例如反人類的罪,大規模屠殺的罪,種族滅絕的罪,是不可忘卻、不可挽回、不可救贖的。換句話說,這些罪行雖已過去,但又是過不去的;雖已成往事,但不能忘卻;它們是種永遠被封存在現在的過去。它們無法過去,其中一個原因是受害者都已逝去,沒辦法接受罪人的懺悔。而且就算有在世的倖存者,又怎能代表死者接受懺悔?又怎能代表死者原諒兇手?這樣的重罪或許有被遺忘(forgot)的一天,卻永遠不會得到寬恕。

寬恕在此,是一種和時間的特殊關係,是一種決定讓不讓某件錯誤或罪行成為過去的行動。假如寬恕是有條件的,假如寬恕要求犯罪的人首先請求寬恕,那麼該如何解決因逝者不在而註定不能得到原諒與和解的重罪呢?因此,在亞伯拉罕的思想傳統裡需要有上帝的存在。人只能寬恕別人對自己做錯的事,神則不然。神是受害者與罪人之外獨一無二獨有權柄的第三者,他可以寬恕所有的罪,接受所有的悔過。

蟲工木橋◇WWW。HQDOOR。COM◇歡◇迎訪◇問◇

第22節:八月(16)

不可能的寬恕

八月二十二日

耶穌垂死之際,底下的群眾猶兀自喧譁,等他嚥氣。然而神子卻仰首說:〃父啊!原諒他們吧,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每次讀到《聖經》這一段,都莫名感動,不能言語。釘死人子,釘死為免除人類苦難而來者,釘死許諾天國的彌賽亞,這是何等的重罪?受害的耶穌即使到了這時候,依然不捨他所愛的人,那些欲置他於死地的兇手。這就是寬恕,真正的寬恕,不可能的寬恕。一般來說,犯錯的人不先行懺悔,是沒有寬恕可言的;但如果受害者在罪人認錯以前就寬恕了他呢?

()免費TXT小說下載

在西方的思想傳統裡面,寬恕往往被認為是不正義的,錯誤要有等價的懲罰才能彌補;在正義的天秤之上,寬恕的地位不知如何安放。像康德這樣的大哲學家想了半天,只能勉為其難地為寬恕想出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犯下錯誤的人必得悔悟,主動要求寬恕。

但是德里達敏銳地觀察到寬恕又是無條件的,是一種只有掌握最高權柄者才可施行的特權。從古代的國王到現在的民選元首,都有特赦犯人的權力。赦免之所以是特別的,就在於它違背了法律背後那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古老法則,在法律之外開啟了不可能的空間。

如果有人只是撞了我一下,我當然可以原諒他,他也會預期得到我的諒解。但這種能夠預料能夠計算的寬恕就不是純粹的寬恕了。最純粹的寬恕是寬恕不該寬恕的人,原諒無法挽回的過失,違反一切正義常識的例外。我們可以質疑耶穌,為什麼要原諒殺你的兇手?為什麼要原諒不覺得自己犯了錯的人?這豈不是破壞了人間的道德與律法?耶穌沒有回答,他只是寬恕。

無名之傷

八月二十三日

由於人總是會傷害人的,所以沒有人可以不受傷害。

所謂〃受傷〃,我們總是聽到〃我很受傷〃、〃我的心很痛〃這類自述,指的當然不是肉身的傷痛。那麼〃受傷〃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假如不是身體的傷痛,我們可能為這些自述所指涉的傷分類嗎?可以判別其分佈、症狀與程度嗎?又如何來命名這些邊際模糊的傷口呢?

▲虹橋▲書吧▲BOOK。HQDOOR。COM▲

第23節:八月(17)

比如說有這麼一種狀態:你會在日常的對話之中突然啞口,不知下一句應該怎樣承接;你會在回家的途中突然迷失,無法辨認本該熟悉的景物座標;你還會在現實的生活裡面毫無預兆地臨時陷進空白的世界。

在這種中斷了正常意識的空白裡面,你既沒有想起那曾經美好的遭遇,也沒有想起它們失落的過程;你既不思憶那使你受傷的人,也不怨恨他的殘酷作為。在這一小段抽離出來的絕對空白裡面,你什麼都不想,它也沒有任何意蘊。所以比起一幅山水裡的留白、音樂之中的休止、詩句之中的間斷,它要純粹得多虛無得多。

就像現象學所說的〃意識之懸擱〃,人生在世的一切正常活動、正常思維、正常感知,在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