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有八成均為李弦登基後親自培養的臣子;至於前朝老臣,則早已殺的殺,遣的遣,對於前朝之事,這些官員自是不甚清楚,只記得當朝天子並沒有兄弟,除了太子殿下,其餘六位皇子年紀尚幼,均未曾封王,怎麼平白無故出來了一個“親王殿下”?
百官之間竊竊私語,不到片刻,便將這“親王殿下”姓甚名誰,是何來歷傳了個遍。
李弦望著殿上的動靜,眸子眯了起來。
此時,一名文官起身出列,恭敬一揖道:“陛下,恕微臣魯莽,然節度使官居從三品,親王殿下未曾啟稟陛下便擅自下令斬殺,是以未曾將陛下放在眼裡,更有犯上作亂之嫌。”
此語一出,立即有人附和:“啟稟陛下,微臣亦認為親王殿下此舉甚為不妥。若不妥善處置,今後朝廷威嚴何在,皇上聖威何在?!”
李弦以手指敲擊著龍椅的扶手,沉聲問道:“朕那侄子,自小桀驁不馴,不服管教。奈何先帝對其寵愛非常,令其簡直無法無天,今次竟惹出如此大的禍來,眾卿可有何高見?”
有一名文官立刻道:“臣以為,親王殿下多年身居臨安,朝廷鞭長莫及,不如陛下賜其王府,移居京城,也好便於約束。”
“這豈是懲罰?這分明是賞賜!”這回出列的是個武官,粗聲粗氣地道,“既然犯上作亂,便應革去親王封號。原本這親王殿下便是名不副實。”
“將軍此言差矣。”那文官道,“親王乃先帝所封,豈有革去封號之禮?”
“那你說,該如何?!”被人反駁,那武官橫眉豎目地問道。
接下來,便是一陣唇槍舌劍,百官分為兩派,爭吵不休。
看著百官的醜態,位列文官之首的右丞相目露不屑之色。抬頭望向皇帝下首處端坐的少年,二人眸中均是相同的輕蔑。
這右丞相便是太子李殷的外公。
朝中有近一半的文臣乃是他的門生,勢力極強,令皇帝頗為忌憚。而武官一列並未加入爭吵的人中,列於首位的便是李殷的舅舅,當朝大將軍。
有這兩人坐鎮文武百官之首,這便是皇帝李弦極其不喜當今太子的緣故,卻也是他至今都不敢廢太子的緣由。
李殷在心中冷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