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88部分

趙石笑了笑,“殿下言重了,趙石一介武夫,殿下又威嚴如此,身邊人才濟濟,趙石哪敢在殿下面前多言什麼?”

這些囫圇話,只要經過些磨練,什麼人都能說的圓熟無比,對於皇長子李瓊有意無意的招攬,趙石只做不知,一句句套話出口,讓人無從下手。

皇長子和趙石說話,旁人也插不進口來,也許在皇長子李瓊面前,這些人還能侃侃而談,但在大將軍趙石這裡,卻全都緊緊閉住了嘴巴。

李瓊談興不錯,言語也很便給,給趙石最深的印象就是,這位殿下說話,總喜歡加些手勢,來加強話語的感染力,這明顯不符合皇家禮儀,顯得過於輕浮了。

皇室中人,各個都有著城府,他們一身尊貴,幾乎天生就有著雍容華貴的氣度,說什麼話,都是頤指氣使,旁人不能不聽,他們不是什麼演講家,講究的也是語出如令。

但李瓊……趙石不知怎麼評價,還是接觸的太少,不知這位即將成為太子的人,有著怎樣的習性和心理。

不過,註定,李瓊給他的第一印象就不太好,其實沒什麼值得奇怪的地方,趙石對皇室中人的警惕,從來就不曾放鬆過,對他們也有著天然的牴觸和反感,實際上,這幾乎是外間領兵大將們的普遍心理。

在外間率領千軍萬馬,征戰沙場,回到京師之中,卻要給柔弱的皇室子弟磕頭行禮,聽著他們那婉轉的招攬或是試探,說著那些口不對心的話語,小心翼翼間,應對著這些人物,又怎能不讓外間將領生出牴觸?

說話間,便來到了府中正廳所在,而廳外已經迎候了一些人。

為首的一個,看到人來,便笑道:“大將軍來的何其遲也,吾等在這裡可是已經等候多時了,少不得,一會兒大將軍要多喝幾杯才好……”

(完蛋,下個星期又是裸奔,雙倍月票啊,看來阿草要輸在起跑線上了……)(未完待續……)

第十三卷龍盤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應對

戶部尚書李吉。

趙石知道,這次宴飲一定會有一些陪客,但戶部尚書李吉……一部尚書,就這麼登堂入室,長安李氏這是跟皇長子交從甚密?

只是現在不是多想這些事情的時候,再者說了,長安李氏和皇長子如何如何,不干他趙石什麼事。

和當年的情形已經不一樣了,當年兩次參與皇位之爭,是因他不得不參與,而現在嘛,他選擇的餘地不是一般的大。

換句話說,他有了保持中立的資格。

李吉這個人趙石可不怎麼喜歡,這人登上戶部尚書之後,上竄下跳的厲害,爭權奪利之心極盛。

若非前方領兵將領們現在都不含糊,李承乾在兵部時也很強硬,不定這位就能拿大軍後勤輜重事來要挾前方將領。

這可不是趙石的臆測,景興末年東征時,兵部和戶部就鬧的很厲害,在中書,在樞密院都曾發生過爭吵,私底下的碰撞也很激烈。

到了成武皇帝登基,戶部老實了一些時候,到王氏徹底倒下,這位又站出來為李家爭搶好處,許多職位正是在那個時候,落入李氏門下之手。

而對兵部一些職位的爭奪上,他和鄭氏那邊,都沒少了上下其手,只是兵部看的很死,外間將領也不願京城大閥胡亂向兵部伸手,這才不了了之。

而那個時候,趙石自己也有所參與,不然兵部侍郎位置空懸之下,不可能是趙布宗最後得了這個便宜。

對著李吉那張笑臉。趙石微微挑了挑眉頭。瞄了皇長子李瓊一眼。這才笑道:“莫道君行早,更有早來人,剛才還跟殿下說,趙石來的有些早了,不想李大人捷足先登,到是顯得趙石不夠恭敬了。”

周圍人一聽這話,臉上都露出了笑容,皇長子李瓊更是大笑道:“莫道君行早。更有早來人,好詞,國公文武全才,著實讓人欽佩啊……”

稍稍讚了一句,便讓客道:“天寒地凍,非是說話所在,還請諸位隨我入廳敘話如何?”

眾人自無異議,簇擁著意氣風發,興致很是高昂的皇長子殿下,進入寬敞的大廳。重新敘座。

趙石謙遜了幾句,也就當仁不讓的坐了左上首。對面位置,自然是戶部尚書李吉,其他人趙石一個都不認得,只有那麼兩個人有些眼熟,估計是見過,只是沒問對方名姓而已。

如今長安官員輪轉的很快,很多在京師呆上兩年,忽然就去到地方了,而地方上的官吏,抽調到京師的卻是少了起來。

這裡面的原因就不用細說了,隨著大秦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