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議的結果,將趙琳芳送去周家別院住著。送回趙家是不可能的,趙家沒人了,趙琳芳被送回去鐵定會被那群親戚宗室吸得渣兒都不剩。叫她自生自滅這事兒,大公主首先就過不了愧疚這一關,過不了早逝的妹妹這一關。但她又不願就此放過,便琢磨了個折中的法子。不願意再看到趙琳芳,使人送她去莊子上。想著別院離得寺廟近,四周又清淨,正好叫趙琳芳收起那點子痴心妄想。趙琳芳不想去,死都不想去!廟裡清苦,別院更冷清鄉土,見識過周家富貴之後,她怎麼可能心甘情願去寺廟別院清修養性?當初她躲在白馬寺的山腳下,就是為專門等大公主這表姨奶奶。整日讀佛經,是她早早打聽了大公主的喜好,可不是真一心信佛。然而大公主鐵了心,給她二選一。一,去廟裡代發修心,不到她覺得可以了就不準出來,二,去別院暫住,每日抄一本金剛經。至於去了會什麼時候接她們回來,大公主沒說。腦筋裡飛快地轉著,趙琳芳知道自己若是真去了才是傻。畢竟幾年一過情分淡了,到時候大公主怕是都不記得她這個人。必須想個法子!今日無論如何,她都不能被送出了周家之外。心裡這般考慮著,趙琳芳腦子極快地做出了權衡——以死相逼。只見說時遲那時快,趙琳芳不知發了什麼瘋,眾人猝不及防之下拔腿往柱子上撞去。那柱子得多厚實,撞上去不死也殘。索性趙琳芳衝到一半便減低了速度,叫旁邊人一把攔了下來。趙琳芳跪在地上哭著,髮髻凌亂。此時口中還哀哀慼戚的,說著自怨自艾的話:“芳兒這幾日痛定思痛,深知所犯知錯無可挽回。辜負了姨祖母的厚愛,芳兒心中有愧。這半年來受了姨祖母這般優待,今生無以以為報,只能祈求來時。”她說得慢,卻絲毫不給人插嘴的機會:“芳兒今日便碰死在這裡,省得您面上無光。您等著,且等了來世,我必定結草銜環,會好好報答姨柤母……” 周家男人的意思是把人送回趙家,自此再不管她。然而話還沒說出口,趙琳芳就倒在地上人事不知。周家並非刻薄的人家,她都如此便再不好提送她走或者移送去別院清修之事。趙琳芳此舉成功留下來,卻是惹惱了大公主。以死相逼這一做派委實難看,叫素來重規矩的大公主如鯁在喉。若誰遇著不順心之事便都往柱子上撞,這般還有何體面可言?這又跟外頭那等潑皮無賴又有何兩樣?趙琳芳此舉雖說摸準了大公主的憐惜,卻大大估錯了大公主的性子。嫁入周家這些年她修身養性不問世事不假,並不代表當真改了性子。趙琳芳撞破頭這戲碼別說激起大公主心中憐惜,反而令她十分反感,甚至厭惡。畢竟趙琳芳什麼都不做乖乖被送走,大公主記掛著早逝的妹妹,往後再想起來趙琳芳,指不定還愧疚著周家這次不留情面多多貼補她。結果她這麼一撞死明智,那點藏不住的小心思就被人看穿。周家沒有蠢的,誰都看得明白。大公主這輩子最不耐被人脅迫,此次之後,哪怕趙琳芳再舌燦蓮花都不管用了。且不說趙琳芳碰了一回柱子,叫她苦心經營半年的知書達理形象一落千丈。就說大公主雖沒當場叫人把趙琳芳送走,她態度一變,周家對趙琳芳的態度自然跟著急轉直下。往日哪兒看著覺得趙琳芳懂事乖巧,如今不管她做什麼,大公主都認定她別有所圖。趙琳芳發覺後如何哭訴也無用,越著急越弄巧成拙。大公主這個人便是如此極端,愛慾生,恨欲死,之間從來沒有折中。至此之後,大公主的小佛堂不再對趙琳芳開放。起先趙琳芳還帶病前去闖過幾回,然而一律被攔在門外。無論說得多誠心,佛堂的人都不放她進去。碰了壁她之後才反應過來大公主不好親近了,然而已為時已晚。此時暫且不提,就說水榭之事,太子在得知結果,臉色又青又白好不難看。身為當事人,自然對水榭藥物最有切身感受,顯然那趙姓女子的話並未摻假。後來他失控是表妹的身子有古怪,然而這話他不能對外人言。周家的處置他並沒過問,這態度,叫太子妃有心記恨趙琳芳也不好明著下手,只能嚥下啞巴虧。然而當謝家人著人來問如何安置謝思思之時,太子妃還是氣得當場摔了茶盞。謝家就是個大麻煩,一家子早晚成了殿下的負累。可這話她怎麼也不能說,太子與皇后都親近外祖家,她一個外人兒媳說多了只會引發夫妻不和。宋明月心裡嘔得要命,面上還得裝得端莊大度,給謝思思提了良娣的分位。這個分位算高了,畢竟謝思思和離在家還當眾失儀。哪怕她出身再高,宋明月的安排都不算苛責。可謝家接到這個結果許久沒吭聲,這是覺得分位太低了。他謝國公的嫡出姑娘,單論出身,比太子妃的出身還高,居然連個側妃都沒撈著。謝家人的心思好猜,宋明月一看這種態度,轉頭便把這事兒告知了太子。太子本就覺得謝思思有意將錯就錯,這時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