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全會第二階段會議開始。

奧熱霍夫斯基作了《關於就政治局提綱進行協商情況》的報告。他說,有近50萬黨員和預備黨員以及5萬多黨外人士參加協商討論。在一些問題上,廣大黨員幹部的看法接近一致,而在關鍵問題上,即關於團結工會合法化問題,大家看法分歧,“人們普遍表示擔心”。儘管如此,波蘭統一工人黨領導人的結論仍然是,“解決工會多元化的時機已經成熟”。

在奧熱霍夫斯基報告之前,雅魯澤爾斯基首先講了話,他用懇切的詞句呼籲“妥協”與“和解”。希望團結工會“對過去的所作所為進行反思,並從中吸取應有的教訓”。強調“和解,不應理解為誰輸誰贏,和解是一個機會,對於波蘭來說是一個大好的機會,大家都應珍惜這個機會”。

徐:雅魯澤爾斯基是這樣說的,可中央委員們是否也是這樣想的呢?堅持反對政治多元化和工會多元化的中央委員對雅魯澤爾斯基的這一提法肯定會有激烈的反應。

劉:事實表明,會場內的中央委員們對這個“大好的機會”確實各有各的理解,一場圍繞著團結工會合法化問題而進行的空前激烈的爭論出現了,唇槍舌劍,互不相讓,十中全會原定的議事日程也被打亂了。到了17日下午,會議非但不能準時結束,反而改為秘密進行。針對討論中明顯出現的兩派對立和僵持,雅魯澤爾斯基採取了“信任投票”的做法,宣告要辭去黨的第一書記和國務委員會主席的職務。拉科夫斯基總理、基什查克內務部長、西維茨基國防部長聲援雅魯澤爾斯基,也提出辭去黨政職務。面對這種辭職威脅,中央委員會中壓倒多數的人在秘密會議上向雅魯澤爾斯基投了信任票。

突如其來的信任投票,避免了一場黨內領導危機,使十中全會熾烈氣氛冷卻下來,持續17個小時的爭論到18日凌晨3時才告一段落。波蘭統一工人黨領導事先準備好的決議在全會上得以透過,波蘭統一工人黨完成了從1988年6月七中全會開始的政策調整和變化。

十中全會的第一項決議,勾畫出波蘭統一工人黨對政治和經濟體制繼續改革以及党進行自身改革的藍圖。強調波蘭統一工人黨致力於建立社會主義現代化形式,堅決清除斯大林主義時期形成的官僚主義——中央集權的政治和經濟管理體制的殘餘;主張建立以議會*的社會主義國家和公民社會為基礎的社會政治制度,實行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權制衡;發展與統一農民黨和*黨的三黨聯盟,擴大民族和解,建立廣泛的贊成改革的聯盟;並將有意識地放棄以黨代政的做法,為承認憲法並在憲法範圍內從事活動的反對派提供議會席位。決議還指出,波蘭統一工人黨將改進黨內的工作機制和形式,將把全黨公決、選舉和競爭、橫向聯絡等機制引進黨內生活。

十中全會的第二項決議即《關於政治多元化和工會多元化的立場》,為禁止七年之久的團結工會恢復活動開了綠燈,打破了圓桌會議籌備工作的僵局,掃清了通往圓桌會議的道路。儘管絕大多數中央委員對雅魯澤爾斯基等四人投了信任票,但反對政治多元化和工會多元化的中央委員仍然大有人在,據透露,有百分之二十的中央委員對此項決議投了反對票。

徐:可否說十中全會的決議之所以得到透過,是波蘭統一工人黨領導人採取了壓服方法的結果?黨內外和社會上的反應如何?

第一章 波蘭第一個倒下的多米諾骨牌(11)

劉:我認為在某種意義上是可以這樣說的。波蘭統一工人黨領導未能做到說服全黨,而是把政策的調整變化強加給全黨。這種情況從合法的工會——全波工協,和非法的工會——團結工會的不同反應中就可以看到。兩者的反應截然不同,前者反對,後者歡迎,態度對立,涇渭分明。

1989年1月26日,全波工協在華沙召開理事會,對政治多元化和工會多元化公開表示不滿。說波蘭統一工人黨十中全會置工協於既成事實面前,工協對這項決定引起的後果將不承擔責任。全波工協主席苗*奇說他自己好像“幹了一件不光彩的事,現在人家對我說,你可以走開了”。工協的幹部說,“我們受騙了”。顯然,十中全會的決議不僅使全波工協主席苗*奇本人,而且使全波工協的許多基層骨幹產生了一種政治上和道義上的失落感。

與全波工協相反,七年來一直處於非法地位的、從事地下活動的團結工會,對十中全會的立場表示滿意和歡迎,並開出了自己的要價。瓦文薩高興地表示要利用機會,他對記者說,“對方伸出了手,我們也應伸出手來回答。我們註定要達成諒解。和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