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部分

,可出現咳嗽、喘證、痰飲、鼓脹、水腫等病證,甚至陰盛格陽,可出現心陽虛衰之喘脫。同樣,他髒之病日久亦可導致心繫病證產生。如咳嗽、哮證、肺脹日久傷及正氣,心肺氣虛而致心悸;或眩暈、頭痛等病久則肝腎陰精損傷,心腎不交而成不寐;或消渴日久,陰虛燥熱,痰瘀阻絡而致胸痺。因此,臨證時應將心繫病證與他系病證聯絡互參。

第一節心悸

心悸是指心之氣血陰陽虧虛,或痰飲瘀血阻滯,致心神失養或心神受擾,出現心中悸動不安甚則不能自主的一種病證。臨床一般多呈發作性,每因情志波動或勞累過度而誘發,且常伴胸悶、氣短、失眠、健忘、眩暈等症。按病情輕重分為驚悸和怔忡。

《內經》雖無心悸或驚悸、怔忡之病名,但已認識到心悸的病因有宗氣外洩、心脈不通、突受驚恐、復感外邪等。如《素問·平人氣象論》日:“左乳下,其動應衣,宗氣洩也。”《素問·舉痛論》雲:“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素問·痺論》亦云:“脈痺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心”,“心痺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並對心悸脈象的變化有深刻認識,記載脈律不齊是本病的表現。《素問·平人氣象論》說:“脈絕不至日死,乍疏乍數曰死。”這是認識到心悸時嚴重脈律失常與疾病預後關係的最早記載。心悸的病名,首見於漢·張仲景的《金匱要略》和《傷寒論》,稱之為“心動悸”、“心下悸”、“心中悸”及“驚悸”等,認為其主要病因有驚擾、水飲、虛勞及汗後受邪等,並記載了心悸時表現的結、代、促脈及其區別,提出了基本治則,並以炙甘草湯等治療心悸。元代朱丹溪認為心悸的發病應責之虛與痰,《丹溪心法·驚悸怔忡》:“驚悸者血虛,驚悸有時,從硃砂安神丸。”“怔忡者血虛,怔忡無時,血少者多,有思慮便動屬虛,時作時止者,痰因火動。”明·虞摶《醫學正傳·驚悸怔忡健忘證》日:“怔忡者,心中惕惕然動搖而不得安靜,無時而作者是也;驚悸者,驀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