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憋爆的臨界狀態。幾年時間過去了,考上大學的上了大學,沒考上大學的找了工作。這時我們都已經二十歲左右,我們所要乾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個女朋友,然後迅速地、不計得失地、義無反顧地把這泡尿撒出去。

性學家李銀河女士在《 北京青年報 》發表過一篇文章,文中提到影響過一代人的革命樣板戲《 紅燈記 》。李銀河說,在這部戲裡,祖孫三代革命者發現他們之間並無血緣關係:“爹不是你的親爹,奶奶也不是你的親奶奶。”這句經典道白,迴避了鐵梅系李玉和親生的可能,同時迴避了革命者李玉和可能有過的性行為。今天我們拷問這些人物關係是有趣的,而在《 紅燈記 》流行的年代,性話語基本上從公眾話語中消失,革命者更不能跟性發生任何聯絡。

普通人不可能跟革命者相比,所以世上到處充斥著“性而上”的凡夫俗子。當一個男孩對一個女孩說:“我愛你,嫁給我吧!”女孩會幸福得昏倒。而實際上,這句經典求婚申請的本意卻是:“嫁給我,讓我們合法地那個吧!”如果女孩知道這個真相,她會大罵求婚者無恥。正是料到女孩會罵他無恥,該男孩才不會在求婚申請中進行真實的表達。這一點,也許女人永遠都不能明白。

在《 哥林多前書 》當中,聖保羅說過最漂亮的一句真話:“婚姻中唯一需要的是性茭的機會。”把這句話反過來讀,意思就是:性茭的唯一機會需要從婚姻中獲得。據我所知,宗教普遍是抑制性慾的。比如基督教,在最嚴苛的清教徒時期是主張禁慾的,並且視性為魔鬼。《 十日談 》中有一個傳教士誘姦少女時,對此進行了靈活運用。他把自己的棒棒視為魔鬼,把少女的身體視為地獄,當他進入少女的身體時高聲叫道:“上帝啊,就讓魔鬼飽受地獄的煎熬吧!”基督教也有比較寬厚的時期,該時期它以維持婚內性茭秩序為特徵。即:性茭的唯一機會需要從婚姻中獲得。

我們知道,在政教合一的國家,宗教教義可以左右國家意志,有時宗教本身就是國家權力。所以聖保羅這個意思中包涵著很厲害的制度約束。我們可以想象一下是不是這個道理?除了結婚,所有性茭行為,包括婚前性、婚外性、嫖妓、姦淫,都是法律和世俗所禁絕或排斥的。權力意志和混沌力量創造了婚姻體制,而婚姻體制則干預了“性而上”的人類本性。法國思想家莫阿羅談到了這個問題,他認為正是這種人類的性本能,促使人們在“容易發誓的時候發了誓,並且受此誓言的拘束”。而以我的粗俗見解,如果一個正常的男人或女人憋了一泡尿,你只有儘快找個人來結婚,解決掉這份生理擠壓。

請特別注意婚姻與性之間的這層脅迫關係。正是這層關係的脅迫性與被脅迫性,導致了兩性婚姻最初的仇恨。這份仇恨的經典臺詞就是:“為了性,我必須付出跟你糾纏一生的代價。”

◇歡◇迎◇訪◇問◇BOOK。HQDOOR。COM◇

第21節:婚姻:激|情過後的長相廝守

9。

婚姻:激|情過後的長相廝守

關於“婚姻是不是賭博”的討論剛剛過去,更多的信件湧來。

大多涉及婚姻家庭。

婚姻與家庭問題我一直關注,之前寫過《 東方的故事 》,裡面大量篇幅討論男女關係及相互間的情愛。後來的小說也多有愛情因素。但我並不是這方面的諮詢專家,因此才會將上述一些信件放上部落格,與朋友們一起討論。當然,這類信件我會事先處理,不涉及隱私,也不被其家人覺察。

新的來信提到的婚戀問題更多樣化。

一封“長相思”的來信看著並無血淚斑斑的故事,其實最耐人尋味。

那裡透露著某一種婚戀的孤寂。

信中這樣說:

也許是內心的困惑太多,也許生活總需要突破。

我經常問自己,到底什麼是愛情?愛情是理性的,還是感性的?愛情是可以描繪的嗎,還是隻是在意念之間?愛情是可以使人生絢麗多彩,但這絢麗的光彩能維持的時間有多久?

人為什麼要走入婚姻?是為了兩人的長久守候,還是結束孤獨的個體生活,還是隻是為了走入婚姻,還是為了擁有一個孩子?婚姻的作用到底是什麼?

()免費電子書下載

愛情是雙向的,還是單向的?單戀是否是愛情?是否兩情相悅才是愛情?

愛情愛的到底是什麼?在變化不定的人生中,相愛的雙方在變化著,成長著,也許歲月的洗禮讓雙方更加回歸自我,或變化為另一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