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部分

,老人家精著呢。馬上討好地笑著,手下多加了兩成力,“太麼麼,還有哪裡不舒服?”

另一邊,賀老大領了一家大小回到南河村。大過年的,家裡事情多著。年初三,一家人留家裡休息一天。年初四,迎灶君。傍晚時分,楊燕兒在院子裡擺了一張長桌,桌上一碟竹山上摘來的水果,一碟全雞,一碟甜饃饃,三杯水酒,擺好香案,一家人下跪磕頭。

楊燕兒嘴裡唸唸有詞:“神君保佑,家宅平安,人人福壽。請神君點查人數,一家六口,祭拜神君。”說完,磕了三下頭。

賀小柱兄弟跪在後面,見楊燕兒磕頭,也跟著磕頭。等儀式完成了,把水酒灑地上,燒了金衣送灶君老爺,賀老大和賀小柱放了一串大鞭炮,以示恭迎神君。

初四的晚飯不做炒新鮮菜式,把前幾天剩下的飯菜放一起,隔水煮了。賀小花見楊燕兒把各種菜混在一鍋,紅的,綠的,都看不出原來的樣子,連忙上去把活兒搶過來。一樣樣分開,冬天的蔬菜,賀家只有鮮邵尾菜一種,這個好辦,拿個大木盆,菜葉子放在最下層,滿滿鋪了兩層,然後是雞內臟,零碎散在葉子上面,再往上是雞肉,圍在菜葉子中間,團成小小一個圓圈。賀家的年飯菜式簡單,家裡最多的就是雞肉,雞蛋和邵尾菜,因此賀小花也沒花多大功夫,只把東西擺好看就行了。

隔水煮熱,又用小爐熱了甜饃饃。這種甜饃饃是用粗糧磨成粉,混水和成麵糰,放上一天,再捏出一塊,用手指往中間挖一個洞,裡面新增做好的甜餡料。甜饃饃是在大年前做好的,吃下去的感覺就像從前的蒸包。餡料選擇有好多,在沈麼麼家吃的甜饃饃,餡料是淡黃色的,在賈杏兒家吃的,餡料是暗黑的,楊燕兒自己調製的餡料則是淡粉色的,無論怎樣的餡料,吃出的感覺都一樣,甜,非常甜。

楊燕兒領兩大兒子,把家裡裡外外收拾一遍,給祖先上香祭告一番。

年初五,破五,一家人守在家裡包餃子吃。破五一天,諸事不宜,家裡人都不能出外,更不要說串門。但這一天,院門必須開啟著,從凌晨開始一直到年初六凌晨都不能關門。說是天上神君看看自己管轄下的子民,哪家關了門,神君以為沒人,那一年就不再看護這家。

包餃子這活無論哪裡都一樣的,賀小花做起來順手得很,楊燕兒和麵團,捏成一小塊,壓成圓形,放在一邊,餡料是碎肉伴韭黃葉。韭黃葉是初二那天賈杏兒回的禮,除了韭黃葉,還有兩條自家醃製的幹鹹魚。

賀小花拿起一塊麵餅,一手勺子挖拇指大小的餡料,一塞,一捏,外加捏四道皺褶邊邊,乾淨利落。賀小虎也包餃子,手拿麵餅,一手勺子挖滿滿一勺,塞進去,麵餅包不住,左邊包進去,右邊突出來,右邊壓下去,左邊又落出個小尾巴。賀小虎一氣之下,又拿塊麵餅往上一蓋,成了,包全了,可那不是餃子,看著就是肚子渾圓的包子,突兀地站在一大群穿著漂亮皺褶裙的餃子當中,怎看怎顯眼。

楊燕兒看著哭笑不得,讓小虎別糟蹋他辛苦和出來的麵糰。賀小虎卻和麵餅對上了,死活要做出一個像小花包的那種漂亮餃子,否則不撤手。

賀老大和自認為已經是大人的賀小柱撿根樹枝在地上畫畫點點,商量著房子要怎麼建造,房間要準備多少,要買什麼材料,請村裡哪些人幫忙,要蓋多少天等等。

賀小四乖乖坐在桌上,眨著眼睛看哥哥們包餃子,小嘴巴一張一張的,口水嘩啦啦地往下淌。

賀小花揪空看看賀老大和賀小柱畫的圖,好傢伙,足足比原來的大一倍。老屋不拆,留著,往後留十米,再建一排三間房子,用圍牆把前後兩排房子連在一起,小柱和小虎原來住的房間改成廚房。幸虧賀家房子建在山腳,住附近的人家少,屋前院後都是留空大塊地方。賀家這次擴建才不需擔心和別家院牆相連之類問題。

賀小花連忙伸手,“廚房我要了。”

楊燕兒笑著說,“廚房的活計少不了你。”

“我要那舊廚房,現在的雞舍太少了,得大一點。”

提起養雞,賀老大想起初十送雞給酒樓的事,“小花,15天送一次雞,俺們家的雞夠嗎?小雞子長大,能吃能宰,起碼要四個月。俺家就那六十來只雞……”其實,賀家養的雞已經在南河村是最多,母雞,公雞連同小雞子共六十來只,兩層高的雞舍常常引來村民故意在院門前張望。但按照賀小花答應穆少東的要求來說,這六十隻雞又是遠遠不夠的。

賀小花一時間愣住了,當時只想著嘩啦啦的銀錢,卻沒想到自家雞場有沒這個能力。賀小花咬著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