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部分

、嵩、,汾原節度檢校兵部尚書祜,《雲南狀》雲,魏末段延沒蠻,代為渠帥。裔孫入朝,拜雲南刺史,孫左領大將軍,生子光、子游、子英。子光試太僕卿長川王生秀試太常卿。子英率府遂郡王神營州兵馬使。

《姓纂》這一段文字不容易懂,疑有脫文。大致可以解釋為段子英是魏代沒蠻的段延之後。所謂魏代,不知指的是曹魏抑為元魏,總之無論曹魏或是元魏,都找不出征伐南蠻之事。後來如楊慎《滇記》認為大理國段思平先世為武威郡人。所謂沒蠻以及武威云云,大約出於傅會,襲用漢姓,攀附武威一支。南詔既統一六詔,併吞兩爨,對於西爨白蠻曾加以大規模的遷動,徙至永昌者達二十餘萬戶,徙至其他地方者亦復不少。《元史·地理志》記有南詔徙民至會川的事,所紀約略如次:

會昌路永昌州 州在路北,治故歸依城,即古會川也。唐天寶末沒於南詔,置會川都督,至蒙氏改會同府,置五賧,徙張、王、李、趙、楊、周、高、段、何、蘇、龔、尹十二姓於此,以趙氏為府主,居今州城。……①

其中如張、王、李、趙、楊、尹是氐族的著姓,也是白蠻的望族,這十二姓一定是徙來的白蠻,而段子英以及後來的段思平,也應是白蠻,亦即屬於氐族。

至於《蠻書》提到烏蠻而有漢姓的只有下列兩條:

蠻賊將楊秉忠、大羌楊阿觸、楊酋盛,悉是烏蠻賊人。 (卷四)

獨錦蠻烏蠻苗裔也。……其族多姓李。 (卷四)

唐代雲南白蠻有漢姓可考者達十二姓,而烏蠻漢姓卻寥寥可數;這正是氐族和羌族的情形。

故從地名上,從傳說上,以及從姓氏上,都可以證明南詔史上的東爨烏蠻、西爨白蠻和六詔,是屬於氐族和羌族。分別來說,白蠻屬於氐族,烏蠻以及六詔屬於羌族;南詔為烏蠻,故為羌族,大天興國的趙氏,大義寧國的楊氏,大理國的段氏,大中國的高氏,都是白蠻,故為氐族。

《蠻書》記載石門路上竹子嶺西有盧鹿蠻部落,屬於東爨烏蠻。《元史》也說武定路有鹿蠻,博南縣唐為盧鹿蠻部落,元於建昌路設羅羅宣慰司,有羅羅斯。盧鹿羅羅雖為烏蠻,和南詔卻是分得很清楚的;兩者同為烏蠻,而不能混為一談。②

▲虹▲橋▲書▲吧▲BOOK。▲

第55節:三 南詔和天師道、氐族、北方語系語言以及吐蕃有關的幾個問題的解釋(1)

三 南詔和天師道、氐族、北方語系語言以及吐蕃有關的幾個問題的解釋

南詔本身屬於羌族,氐與羌原來的關係相當密切,故南詔文化中之有氐族成分,是很自然的。同時南詔和唐同吐蕃也來往很密,所以唐文化同吐蕃文化對於南詔的影響也很深。本節不能作全面的討論,只提出幾個問題來談一談。

南詔文化上有一個問題比較費解,即是南詔崇信三官,和元以前〃雲南未知尊孔子,祀王逸少為先師〃的事。唐德宗貞元十年(公元七九四年),西川節度使韋皋派巡官崔佐時至雲南,與南詔異牟尋訂盟,共攻吐蕃。《蠻書》載有此次訂盟的《誓文》,略雲:

貞元十年歲次甲戌正月乙亥朔,越五日己卯。雲南詔異牟尋及清平官大軍將與劍南西川節度使巡官崔佐時謹詣玷蒼山北,上請天、地、水三官,五嶽四瀆,及管川穀諸神靈同請降臨,永為證據。……其誓文一本請劍南節度隨表進獻,一本藏於神室,一本投西洱河,一本牟尋留詔城內府庫,貽誡子孫。伏維山川神祈,同鑑誠懇。①

《典略》曾紀到漢靈帝熹平光和之際(公元一七二……一八三年)太平道五斗米道的情形:

熹平中妖道大起,三輔有駱曜;光和中東方有張角,漢中有張修。駱曜教民緬匿法,角為太平道,修為五斗米道。太平道者師持九節杖為符祝,教病人叩頭思過,因以符水飲之。得病或日淺而愈者則雲此人通道,其或不愈則為不通道。修法略與角同,加施靜室,使病者處其中思過。又使人為奸令祭酒。祭酒主以老子五千文,使都習,號為奸令,為鬼吏,主為病者請禱。請禱之法:書病人姓名,說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謂之三官手書。使病者家出米五斗以為常,故號曰五斗米師。①

異牟尋《誓文》開始就提出〃上請天地水三官〃,文末〃一本藏於神室〃就是《典略》的〃其一上之天著山上〃,〃一本投西洱河〃就是《典略》的〃其一沉之水〃,〃一本牟尋留詔城內府庫,貽誡子孫〃就是《典略》的〃其一埋之地〃。誓文很明顯地用三官手書方式,故南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