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部分

歡◇迎◇訪◇問◇BOOK。◇

第79節:附表(4)

徵調曲有:《邪勒佛曲》。

羽調曲有:《觀音佛曲》、《永寧佛曲》、《文德佛曲》、《婆羅樹佛曲》。

般涉調曲有:《遷星佛曲》。

移風調曲有:《提梵》。

按《遼史·樂志》於《隋書·音樂志》娑阤力調作婆阤力調,蓋〃娑〃〃婆〃二字形近故誤。而依翻譯舊例,尾音每可省而不譯。①故敦煌發見佛曲中之婆陀調即屬《遼史·樂志》之婆阤力調。徵之《唐會要》亦有沙阤之名,則知娑阤力、沙阤、婆陀、婆阤力,固為一辭之訛變矣。又般涉調即般贍調。婆陀調屬宮聲,乞食調乞當為大之訛、越調、雙調、商調此商調當即林鐘商調也。屬商聲,般涉調屬羽聲,惟移風調不知所屬。然循按諸調,宮、商、徵、羽四聲俱備,則移風調其為角聲之類也歟?而所謂九調,多與燕樂諸宮調合。又婆陀、般涉二調,顯然即為蘇祗婆琵琶七調中之娑阤力、般贍二調。不僅此也,《羯鼓錄》中諸佛曲有《菩薩阿羅地舞曲》一名,而舞曲固為九部樂中之物。又敦煌發見之佛曲中移風調曲有《提梵》一曲,提梵即提婆之異譯。提婆義謂天也。故《提梵》一曲,疑即隋時天竺部舞曲中之《天曲》。則佛曲亦當出於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