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國家安全的影響和風險都在明顯加大。呈現出以下特徵:

特徵之一:從常規的點源汙染物轉向面源與點源相結合的複合汙染。過去中國的汙染主要表現為工業點源汙染。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隨著點源汙染得到一定的控制,面源汙染逐漸上升為新問題。特別是在東部地區,由於過量和不合理地使用化肥、農藥,迅速發展的城郊集約化畜禽養殖業和城鄉生活汙水排放的增加,造成面源汙染升級,目前其負荷已經超過總汙染排放的一半。在城市地區,隨著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機動車數量迅速增長,汽車尾氣成為目前城市大氣中最難治理的面源汙染物。較之點源汙染,面源汙染個體排放量少,但累積排放規模大,面大量廣,在目前的管理體制和政策下難以控制。

特徵之二:由單純的工業汙染過渡到工業和生活汙染並存。工業汙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生活汙染比重又不斷上升。由於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費方式的改變,城鄉生活垃圾和生活汙水迅速增長,目前城市垃圾已經成為令各大城市頭疼的難題。1999年,中國城市生活汙水的排放量首次超過工業汙水,二級處理率不到20%,而且隨著大量化學制品用量的增加,廢水成分也發生了變化,水中的化學品和營養成分增加,加大了汙水處理的難度。同時,工業汙染結構也發生了變化,國有企業的排放尚未得到全面控制,非國有企業的汙染日益增加,後者將會成為最主要的工業汙染源。

特徵之三:傳統汙染物尚未得到全面控制,新的汙染物不斷增加。隨著汙染治理力度的加大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一些傳統汙染物尚未得到全面控制,但新的汙染物不斷增加,成為新的環境與健康風險,如內分泌干擾素、永續性有機汙染物等。而且,中國的汙染正處在轉型期,其中,城市空氣汙染從煤煙型向煤煙型與汽車尾氣混合型汙染過渡,水汙染從傳統有機汙染向有機物與以氮、磷為主的混合型汙染過渡。在新的汙染階段,尚未得到控制的傳統汙染物和新出現的汙染物並存,不僅治理技術難度更大,而且處理成本更高,管理也更加複雜。

特徵之四:長距離跨界汙染日趨嚴重。經過多年的艱苦努力,特別是實行汙染物總量控制以來,影響環境質量的傳統工業汙染得到一定控制。但是,近年來隨著工業化規模擴大和鄉鎮企業的迅速發展,汙染影響面也逐漸擴大,跨界汙染(如酸雨)和流域水汙染問題(如海河、淮河、太湖等)越來越突出,並且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僅靠解決當地的汙染問題已經不能改善區域環境質量。

特徵之五:汙染型產業由發達地區向落後地區轉移的趨勢明顯。由於區域之間發展的不平衡,導致發達地區一些汙染嚴重的產業向欠發達地區轉移,由此造成經濟欠發達地區生態環境破壞有加重的趨勢,而且這一問題越來越嚴重。經濟發達地區經歷了大規模發展時期,在獲得巨大的經濟成果的同時,也品嚐到了環境汙染的苦果。伴隨著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普遍提出並實施了較為嚴格的環境政策和措施,產能落後、汙染企業逐步失去了發展空間。而在經濟落後地區,發展的要求和慾望依然強烈,與所處發展階段相適應,在引進資本和產業方面表現得相當寬容。再加上政績觀的推動,使得在發達地區難以生存的高汙染企業在這裡找到新的

機會。

特徵之六:生態問題日益突出和擴大,已經影響到區域、流域的生態安全和可持續發展。在經歷了1998年長江特大洪水和近兩年的沙塵暴頻繁發生之後,中國的生態問題特別是西部的生態退化日漸突出,土地退化、生物多樣性減少、水資源短缺、森林質量下降等呈上升趨勢,其嚴重程度、影響範圍和恢復難度都使它們在環境問題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生態問題不僅導致地區生存與發展的自然條件退化,而且出現大範圍的生態失衡,加劇了貧困、災害風險和生態危機,使經濟難以持續增長並引發社會不穩定。儘管西部大開發將生態環境建設作為優先領域,但仍然存在著因措施不當引起進一步生態退化的壓力和風險。此外,生物安全、外來物種入侵問題已成為生態保護的新任務。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發展趨勢不樂觀(2)

特徵之七:全球環境壓力與日俱增,直接傳遞到政治、經濟、社會等各個領域。由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引起的氣候變暖問題,已經成為最重要的全球經濟問題。國際上要求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大國承擔減排義務的壓力越來越大。由於氣候變暖、生物安全、永續性有機汙染物等全球環境問題涉及面廣,其相應的國際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