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4部分

,我們就讓那個營暫時留在邢臺繼續追剿叛匪餘孽。邢臺那裡很是不太平,若是不用用重手,只怕以後還是要亂。”看來袁世凱並不覺得這是多大的事情,

王士珍連忙勸道:“袁公,只怕地方上的官員不會高興。”

“為期半個月,只在叛匪老窩剿滅就可以。他們不高興又能如何。”袁世凱笑道,看王士珍有些不大讚同,袁世凱又問道:“聘卿,你覺得該如何?”

王士珍其實想說的是,自己親自去查問一番。但是他知道,這樣的做法是絕對不可能真的實現。北洋現在事情極多,王士珍根本走不開。雖然覺得事情怪異,不過如是一定要查清,沒有一個月是絕對辦不到的,而北洋軍若是在一地駐紮超過一個月,只怕沒有造反,也會被逼出造反來。他只能嘆道:“姑且如此吧。但不能超過半個月。就我所知,龐梓這次事起倉促,除了些原本就跟著龐梓的匪徒之外,沒有攜裹什麼百姓。在那裡立威即可,不必過度追究。”

“就按聘卿所言。”袁世凱本來也沒有真的把龐梓的事情當多大的事。如果龐梓當時就被抓到,袁世凱現在就讓在南宮縣的北洋軍回德州了。今天找王士珍過來,其實有更重要的事情,他雙手扶在座椅的扶手上,正了正身姿,這才接著說道:“聘卿,我其實要給你說的是別的事情。我想薦你做江北提督,加陸軍部侍郎銜。”

按清制,武職至提督,皆一品,已為極崇,但不能節制地方。而王士珍所任的江北提督,因為是由江淮巡撫改設而來,其前身為漕運總督,所以有統轄地方之權,並且還兼理漕運事務,這可是一個上馬治軍,下馬治民的重要職位。

聽到這個推薦,王士珍沒有大喜過望,他平靜的問道:“袁公,現在北洋軍已成,讓我去做這個江北提督,北洋軍的事情又準備如何安排?”

若是旁人這麼說,袁世凱就會懷疑這人對北洋軍的軍權不肯放手。王士珍這人從來不是一個貪戀權位的人,而且對袁世凱忠心耿耿。他這麼問真的是在擔心袁世凱對北洋軍的控制。

袁世凱拿起杯子喝了口茶,然後嘆了口氣:“聘卿,我現在負責編撰《立憲綱要》,若是讓人覺得我還在把持著北洋軍的大權,嘿嘿。已經有不少人說我是曹操,劉裕,再往後也不知道他們會在說出些什麼來。”

1905年河間秋操之後,北洋新軍受到國內外的一致好評。彈劾袁世凱的奏章於是一路走高。加上袁世凱建立警察系統,官聲也算是不錯。對掌握中央政柄的滿族親貴集團的世襲地位構成嚴重威脅。皇室親貴煽動一些御史上疏屢彈劾袁世凱權高勢重,甚至預言將步曹操、劉裕後塵。1906年,袁主動辭去各項兼差,並將北洋軍一、三、五、六各鎮交陸軍部直接管轄。此時的袁世凱正在開始籌備編刊《立憲綱要》。準備進入中央的中樞體系內。有說法,袁世凱即將出任軍機大臣,成為真正的中樞重臣。所以在這個時間段,北洋軍的人事調整意義重大。

身為北洋體系中的重要人物,王士珍對於這些朝廷內部的人事鬥爭十分清楚,袁世凱這麼說,王士珍也知道自己的職位已經確定,他王士珍淡淡的說道:“袁公,若是如此。您怎麼安排,我就怎麼去做。”

“卻不說這些了,聘卿。”袁世凱覺得這等事他其實也無法完全做主,“,我既然負責編刊《立憲綱要》,這天下讀書人的態度就不能不想到。我聽說聘卿最近一直在讀書,不知道有何見教?”袁世凱的奏章,上奏或下發的文稿一定會讓王士珍圈閱修改,臨發前還要讓王士珍審閱。對編刊《立憲綱要》,他也希望王士珍能夠幫忙。

“我聽說,最近京城,上海,廣州等地,有部書大為暢行,書名叫做《中國文化傳承與唯物主義的興起》。寫這部書的是嚴復的弟子陳克。”王士珍答道。

“陳克?”袁世凱皺眉想了想,“是去年我們見過的那個吧?”

“正是,袁公還幫他提親來著。”

“哦?”袁世凱立刻來了興趣,“嚴幾道翻譯了《天演論》轟動天下,他的弟子想來也不會差。聘卿,這書裡可有關於立憲的事情?”

“袁公,這些年朝廷和讀書人當中都大講中體西用,而在我看來,陳克這本書講的竟然是西體中用。別人寫書,無外乎大講外國如何先進,堅船利炮也好,機器工業也好。這陳克全然不講這些,而是大講中國為何不能做到這種程度,中國比外國的好處在哪裡,不足在哪裡。通篇竟然不說外國有如何強大。反倒是對洋人冷嘲熱諷。”

聽了王士珍如此評價,袁世凱有些糊塗了。按照這等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