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極為不平衡,而遼東和錦成兩個鐵路局的幹部心裡也是多有怨念,他們的排外思想很嚴重,松江鐵路局的局長成為了新局長,讓他們感覺主人的地位被剝奪了。
鐵道部對原遼東鐵路和錦成鐵路的情況還是十分了解的,但是多年來形成的利益格局想打破卻不是那麼容易的,為了保持三局全一的生產佈局調整後的穩定,還是做出了有利於遼東和錦成兩個鐵路局的方案,只能犧牲松江鐵路局。可是那場事故給事情帶來轉機,部裡看到了徹底解決遼東問題的希望,這才有了任國志闇然辭職,左政上位的事情。同時,部裡為了保持穩定,調來了多名原松江鐵路局地領導到遼東任局領導幹部,讓左政在領導班子中保持話語權。願望是美好的,但遼東鐵路的問題積重難返,梁向前在領導班子層面無法撼動左政,他就從中層入手,陽奉陰違,處處給左政使絆子,因為。各大處室的負責人基本都是原遼東和錦成鐵路的班底,都是他的老部下,很多人更是他的嫡系,這就造成了左政的政令難以暢通,處處受制於人的局面。
鐵路是一個半軍事化的企業。整個系統是一個大地連動機,中間有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就會影響全域性,政令不暢,這個連動機的多個環節就會出問題,整個系統就難以運轉起來。這些人並不當面和左政作對,都是暗中拖左政的後腿,左政本想出重手拿下幾個陽奉陰違的處室負責人。但是與梁向前私下溝通時,梁向前卻說路局剛剛合併,很多方面的關係還沒有理順過來,這個時間出現一點小問題也正常,再說他們地犯的錯誤只是工作上的一些小失誤,還達不到撤職的程度,路局剛剛合併。這樣處理幹部會造成不穩定的云云。梁向前說得也在理,左政無法反駁,讓他有一種有力無處使的感覺。
左政知道。非常時期必須得下猛藥,儘管梁向前反對,左政還是找毛病撤了兩個處室的負責人。可這一決定立即引起了原遼東和錦成鐵路局幹部地恐慌,他們認為這是新局長為了立威特意找他們的小腳,意在對遼東和錦成鐵路局幹部大清理,在這種的情緒的支配下,他們更靠近了貌似為他們的撐腰說話的梁向前,讓左政的工作更加難以開展,這是左政沒有想到地。
松江省是國家的糧食生產基地。遼東省是國家傳統的重工業基地。運輸任務十分地繁重,沒有合局前。車皮計劃都是由鐵道部統一劃撥到各鐵路局,基本上能夠滿足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地方經濟發展的很快,而鐵路的運輸資源是限的,這就出現了運力嚴重不足的局面,沒合局時還好,各鐵路局為了支援地方經濟的發展,採取各種措施挖潛,保證了國民經濟重點物資的運輸。但是,三局合一後,由於遼東鐵路局地中層和基層直接負責運輸調配地幹部都是本土的,與本省有著千絲萬縷地聯絡,在運輸計劃緊張的時期,他們自然而然地側重於遼東省,松江省的運輸形勢陡然緊張了起來,大量的糧食難以運送出去,庫存達到了飽和的狀態。
為此,松江省負責交通和運輸的副省長專程帶人到遼東鐵路局進行協調,協調會上左政表示會全力支援松江省,會後左政專門對運輸處、貨運處、排程所做出了指示。局長的指示沒人敢頂著不辦,剛開時還好,左政過問了幾次還比較滿意,可是時間一長,底下人又開始做起了手腳,左政做為一個局長每天的工作千頭萬緒,根本沒有時間盯著運輸計劃和車皮的調配,直到松江省再次找上門來才發現底下的老毛病又犯了。
左江有一次到陶菲家去做客,吃飯時陶書記正好回來了,在飯桌他好似無意中和左江談起這個問題。左江的心裡便是一驚,省委書記能隨隨便便說某件事情麼?一定是這個問題影響到一定程度了他才會過問,左江當然明白陶書記的意思,再說他還幫過父親。
左江回家後專門給父親左政打電話談了這個問題,並暗示左政支援地方建設的重要性,左江的前世,發生過幾次由於鐵路局的主要領導自恃鐵老大不受地方的管制,不支援地方政府的運輸需要,不理會地方政府的要求,不尊重地方政府的意見,惹惱地地方政府的主官,省委書記在國務院的會議上彈劾鐵路,在國務院的壓力下,鐵道部撤換了幾名當地的鐵路局長。
左政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這回他安排第一副局長宋大佑盯著運輸計劃和車皮的問題,調整了幾個主管計劃和車皮幹部的位置,這人問題才得以徹底的解決。可梁向前一方的勢力見這個方面無縫可鑽,轉而在其它方面做手腳,讓左政防不勝防。左政見激進地方式收效甚微,便調整了策略。一直在等待能夠解決問題機會出現。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