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會保證的。”'《皖南事變》,中共黨史出版社,1990年版,第251頁。'
接著,參政會又選舉中共參政員董必武為參政會常駐委員。這實際上是蔣介石結束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退兵一招。
3月14日,蔣介石約見周恩來,宋美齡也在座。蔣介石這次談話的目的意在緩和對立氣氛。他不再有前一時期那種咄咄逼人的氣勢。談話一開始,他就向周恩來表示:兩月多朱見面,由於事忙,參政會前,因不便未見,現在開完會,情形和緩了,可以談談。周恩來將新四軍事件和近來各地政治壓迫的狀況說了一遍。蔣介石對新四軍事件有意置而不答,對各地的政治壓迫則推說:這是底下人做的,不明白他的怠旨,周恩來提到防地、擴軍問題。
蔣介石沒有直接回答,但也沒有再講開往黃河北岸的事,而是含糊其詞地說:只要聽命令,一切都好說。'中央檔案館:《皖南事變》(資料選輯),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23頁。'
至此,國民黨頑固派第二次反共高潮終於被擊退。
在先後兩次打退國民黨頑固派反共高潮的鬥爭中,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抗戰、團結、進步的方針,正確處理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的關係,表現出中共中央領導人政治上的成熟,在極其複雜的環境中,既進行堅走而靈活的鬥爭,又高舉團結抗戰的旗幟,成為堅持團結抗戰的中流砥柱,贏得了國內外各方面的同情與支援。
1941年5月8日,毛澤東發表《關於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總結》,向全黨強調指出:在整個抗日戰爭期間,切勿忘記中國的基本矛盾是中日民族間的矛盾,國內階級問的矛盾依然處在從屬的地位,一個民族敵人深入國上這一事實,起著決定一切的作用。只要中日矛盾繼續尖銳地存在,國共兩黨繼續合作抗日的可能性就存在;在中日矛盾繼續尖銳地存在的情況下,國民黨頑固派的政策依然是兩面性的,一面和日本對立,一面又和中國共產黨及其所代表的廣大人民對立。它既抗日,但又不積極地作戰,不積極地反汪反漢奸,有時還向日本的和平使者勾勾搭搭;它既反共,甚至反到發動皖南事變和釋出1月17日命令那種程度,但又不願意最後破裂。對此,中國共產黨只能是針鋒相對,實行“以打對打,以拉對拉”的革命的兩面政策;在反對國民黨頑固派的鬥爭中,要採取區別對待的政策,即對大地主大資產階級與民族資產階級和開明士紳加以區別,對大地主大資產階級中最反動的與一般的、統制中央政權的和地方實力派加以區別,以利孤立和打擊頑固派,爭取和團結中間勢力;要準備兩種可能性,即從國共兩黨全面破裂作準備,努力爭取繼續共同抗日的前途。只有作好應付最困難、最黑暗局面的準備,才能爭取好的前途。
歷史證明,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關於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策和策略,是中國抗日戰爭取得最後勝利的重要保證之一。
第四編 轉入相持(1938。11~1940。12)
第二十五章 百團大戰
第一節 戰前國內外形勢
1940年8月20日夜,晉察冀軍區、第129、第120師在八路軍總部統一指揮下,發動了以破襲正大鐵路為重點的戰役。戰役發起第3天,參戰部隊已達105個團,故稱百團大戰。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相持階段八路軍在華北地區發動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
破襲正太路戰役,經過了長時間的醞釀。正太鐵路,由河北石家莊到山西太原,橫越太行山脈,全長200多公里,是連線山西、河北的重要交通命脈。
1939年冬以來,日軍加緊推行“以鐵路為柱,公路為鏈,碉堡為鎖”的“囚籠政策”。正太鐵路是日軍施行這一政策的重要支柱之一。日軍在鐵路沿線大小城鎮、車站和橋樑、隧道附近,均築有堅固據點,各以數十至數百人的兵力守備,並經常派裝甲火車巡邏。鐵路兩側10至15公里的要點,還築有一線外圍據點。日軍妄稱正太鐵路沿線是“不可接近”的地區,用它隔絕八路軍總部、第129師活動的太行抗日根據地與晉察冀邊區的聯絡,並以它為依託進攻抗日根據地,為害極大。
1939年底至1940年春,國民黨頑固派在華北挑起第一次反共高潮,向山西新軍和八路軍發動大規模軍事進攻。這一倒行逆施,削弱了抗日力量,使日軍“囚籠政策”得以趁機推行,給抗日根據地造成嚴重困難。
在這種情況下,1940年春,彭德懷、左權、劉伯承、鄧小平和到太行山八路軍總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