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的院長陳先生不就是一位男士嗎?他是幼稚教育專家。”當時他們因為沒錢,買不起參考書,就向陳鶴琴提出,希望得到《兒童心理之研究》和《家庭教育》,陳鶴琴欣然答應下來,很快就將書送給了他們。《鶴琴之聲》,第1期,1995年4月。後來,他們成為創立鄉村幼稚園的主要骨幹。
在此期間,陳鶴琴與張宗麟對在鼓樓幼稚園、燕子磯中心幼稚園和曉莊幼稚園進行的實驗結果進行總結,合著了《幼稚園的課程》、《幼稚園的讀法》、《幼稚園的故事》、《幼稚園的裝置》等論著,並將他們研究、實驗心得陸續發表在《幼稚教育》和《兒童教育》上。他們提出的“整個教學法”,後來改稱“單元教學法”,具有深遠影響。
1928年5月,由國民政府大學院院長蔡元培主持的全國教育會議召開,陶行知和陳鶴琴分別提交關於注重幼稚教育的提案。大會將他們的提案綜合成《注重幼稚教育案》。內容如下:理由
見附件各案
辦法
(一) 大學院(按:當時教育最高行政機關)派遣全國視學時,應該有幼稚教育專家一人。
(二) 通令全國,十七年度(1928)起,各省各縣各市實驗小學及師範附屬小學應設立幼稚園。
(三) 教育研究所,應研究創造平民的省錢的適合國情的幼稚園。
(四) 每省區,應就環境適宜之地,開設幼稚師範學校。或就各省之師範(或高中師範科)內,添置幼稚師範科,以培養專門人才,供給良好師資。(鄉村幼稚園,不易單獨設立。故最初辦法,應就可能範圍以內,多招現任鄉村教師之夫人、未婚妻,或近親,訓練之,方能造就一人得一人之用。)
附陶擬鄉村師範幼稚院簡章,留供大學院參考。
(原文注:此案是根據陶行知的以上五個提案和陳鶴琴的兩個提案由大會綜合而成。)《陶行知全集》,第二卷,第405頁,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7月。1928年5月,受大學院(後改為###)之聘,陳鶴琴擔任全國中小學課程暫行標準起草委員會委員,負責起草《幼稚園課程暫行標準》,參加者有鄭曉滄、張宗麟、葛鯉庭、甘夢丹、楊寶康等。該標準的制定依據了南京鼓樓幼稚園的課程實驗成果。1929年9月起該標準在國內各省市試行,經實驗和修改後,於1932年10月由###正式頒佈實施,成為當時我國統一的幼稚園課程標準。
。 想看書來
三 “陳科長”(1)
由於北伐勝利,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南京被劃為特別市,年僅37歲的劉紀文出任市長。當時,陳鶴琴在教育界已有相當知名度,新上任的教育局局長陳劍翛曾三次親自出面敦請他擔任職務,協助其主持全市的學校教育。據陳鶴琴的侄子陳堯聖回憶,他曾問過陳鶴琴這個有名氣的大學教授為什麼要擔任這個職務,陳鶴琴回答道:我可以做研究,瞭解學生和他們的家庭,接觸實際,實現我的志願和理想,這比在教室裡講課要好。顯然,他把做官當成了研究教育的一個途徑和一種方式。1927年6月,應陳劍翛的邀請,身為東大教授的陳鶴琴兼任教育局第二科科(課)長,負責學校教育事務。在陳鶴琴任教育局科(課)長職務的一年兩個月期間,他大力提倡行政學術化,推廣國民教育實驗區和兒童教育實驗區計劃,整頓中小學,發展幼稚教育,注重師資培養,編寫教材和讀物,研製適合兒童特點的玩具、教具、裝置。當時,南京的各類學校、幼稚園數量很少。南京全市40萬居民中,學齡兒童至少在6萬人以上,但市立學校僅40餘所,入學兒童只有6000餘名。首都的教育狀況尚且如此,國內其他城市教育的落後程度可想而知。陳鶴琴到任後,以改進市民教育作為目標,事無鉅細,親歷親為,全心全意辦教育。他擬定了計劃大綱,準備轟轟烈烈地大幹一場。
陳鶴琴從兩個方面開始著手,一是建設,二是整頓。
在建設方面:(1)調查學齡兒童及教育現狀,以定進行之步驟;(2)擴充小學班級,創辦幼稚園,多予兒童以求學之機會;(3)創設市立中學,使小學畢業生有升學之處所;(4)創設市立師範學校,培養良好師資;(5)提倡研究事業,多予教師以進修機會。
在整頓方面:(1)裁併不良學校,以節經費;(2)舉行小學教師檢定試驗,以改良師資;(3)整頓私立學校,防止投機教育;(4)限制私塾,檢定塾師,防止一般市民知識之腐化。《陳鶴琴全集》,第四卷,第37頁,江蘇教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