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發出去的那份刊有《打到瀋陽過春節》的報紙,在山東一經發行就被搶購一空,而在其他各省的銷售情況還未傳回,一些省份還未把報紙發出,不過想來也是不錯。
正如趙巖所想,那篇《打到瀋陽過春節》的戰地報道,讓大明日報的銷量在當天猛增,許多不看報紙的人也專門去買了一份。
自從清君側之後,趙巖的名聲自然是名揚整個大明,但名望就說不上好了,一些人支援趙巖,一些人則對趙巖懷著敵視的態度。
如兩淮鹽商,江南布商,鄭氏集團,還有一些明王朝的死忠,對趙巖都很不爽。
看到那篇春節前打到瀋陽的戰地報道,很多人都人都認為這是山東軍在吹牛皮,而且很快這個牛皮就會不攻自破了。
只有山東的百姓才不覺得自己的子弟兵們在吹牛皮。
很快,新一期的《大明日報》,開始對遼東大勝大報特報。
殲滅清軍二十餘萬,渾河決戰十三萬,撫順又殲七萬,解救漢民二百餘萬,抓獲女真野人預計也將超過兩百萬。
同時趙巖也在《大明日報》上宣佈,遼東不出半月將全面收復,建虜也已無翻身之地,兩宋異族之禍大致剪除。然建虜殘部,及蒙古各部落,依舊是未來一段時間內,大明的主要安全威脅。
同時被虜至遼東的各地漢民,若有想要返鄉者,山東軍將把他們送回關內。
這一期報紙一經發行,銷售量便一路猛增。
蕩滅建虜,可謂是天大一般的事。
朝廷官軍在遼東一敗再敗,讓多少大明志士為之心痛,之前趙巖揚言三年復遼,在很多人看來那是不可能完成的。
但趙巖只用了兩年,便已將遼東收復。
之前質疑的聲音一下啞火了,什麼打到瀋陽過春節,人家山東軍打到瀋陽後連春節都不過了,直接開始全面收復遼東了。
遼東,這個困擾了大明將近五十年的問題,終於被蕩滅。
趙巖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他從不說大話,三年復遼,他只用了兩年,甚至嚴格的說,他只用了一年。
紫禁城內,崇禎收到訊息,心情很複雜。
他不得不承認,在軍事上大明無人可與趙巖相比。
最近一段時間,大明的政務,都被內閣給包攬去了,這讓崇禎有了種久違的輕鬆,同時也有了更多的時間去鑽研一些東西。
最主要的還是理財方面,軍事上由楊嗣昌去幹就行了。
楊嗣昌自被趙巖放了後,表現出了苦幹、硬幹、強幹的精神,讓崇禎很欣慰,最近朝中的大事,無疑就是軍費上的撥款問題。
崇禎還擁有兵權,理論上,內閣與皇帝分工,一個掌握政權,一個掌握軍權,但內閣到底會給多少軍費,卻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
內閣有趙巖撐腰,壓根不怕崇禎。
所以這兩天內閣與幾個太監部門爭得很厲害,暫時還沒有個定論。崇禎覺得,與其指望內閣,還不如自己想辦法多賺點銀子。
他趙巖能從一窮二白的鄉下土豪,幾年發展到這個地步,他自然也可以,這一點崇禎有著他盲目的自信心。
但他對這方面涉獵很少,所以決定明年趙巖大婚時,去山東巡訪一遍。
崇禎十年,可謂是個多事之秋。
然而,大明各地卻出現了愈加穩定的勢態,先是開春後趙巖攻遼,將黃臺吉圍在朝鮮,全殲進入朝鮮的清軍,只有部分清軍跑進了山區當中。
之後又是趙巖西征流賊,生擒闖王高迎祥,又招撫劉國能一部。
緊接著就更勁爆了,趙巖突然打出清君側的旗號,直接走海路進攻京師,不到半個月就拿下了京城,然後迫使崇禎簽訂《立憲約法》。
年末時,山東軍在遼東再次發動攻勢,一舉收復遼東。
東北的建虜已經被蕩滅。西北的流賊,在征剿和救濟之下,也漸漸消聲滅跡。李自成、張獻忠與羅汝才等大部流賊紛紛就撫熊文燦。
流賊在西北已經無法生存,自從趙巖征剿西北後,流賊被打掉大半,同時還在陝西大肆移民,並運糧救濟。
在餓不死的情況下,已經沒有人願意從賊。同時孫傳庭將十餘萬官軍調集陝西,陝西流賊有的竄入四川,有的竄入湖廣。
四川有遼東軍第二營,同時還有秦良玉的兵馬。進川和找死幾乎沒有什麼區別,所以各部流賊紛紛就撫,熊文燦是一個一個的往上報,內閣就穩定著想,也一個個的給了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