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6部分

就會創造很大的隱性收入。這一點,明王朝是普遍存在的。

不過明王朝是將自己的子民作為隱性收入的物件。趙巖則是直接抓異族回來當奴隸。

國與國之間,沒有什麼正義與公平,在這個地球上,國與國只有弱肉強食,實力弱小的國家不是依附強大的國家,就是被強大的國家吞掉。

美國在後世就很囂張,打這個國家打那個國家,很多人用這一點來批評美國是假民主,思路本身就不對,不管是否是真的民主也好,假的也好,國與國之間是沒有民主的,就算是在二十一世紀也是一樣。不然還要國界做什麼?乾脆把國界一抹,來個地球共同體。

而二十一世紀的國家,則分為兩類,一種是不斷強壯自己的國民,狠抓教育,大搞科研,創造一個能讓公民發揮出自己潛力的環境,以求能在其他國家身上謀取到利益。

一種則是搞愚民,不抓教育,也不怎麼搞科研,以壓榨人民和同族為目標,也就是以統治為目標,而不思進取的國家。這樣的國家最終的下場只有滅亡,在不斷的發展之下,雙方實力越拉越大,滅亡只是遲早的事。

趙巖穿越到這個年代,世界還處於矇昧時代,不乘機大肆擴張豈能對得起這樣的機遇,就如馬克思所說的一般,資本家的每個毛孔裡都流著骯髒的鮮血,若以馬克思主義這樣的角度去審視自己,趙巖的確感覺自己挺骯髒的,整天想著抓捕奴隸,殘害世界人民

按理說,滿清兩百萬的人口,抓個五六十萬青壯來當苦力應該沒什麼問題吧趙岩心裡預算著數量,一邊打算明年把多少奴隸投入鐵路建設當中。

不多遼東的形勢也不太好,劉恆在報告中說,遼東的漢人大多缺糧。

在這冰天雪地的季節裡缺糧,可見遼東的漢人過的是什麼樣的日子了,在這樣的條件下,因為飢寒而造成的死傷定然較為慘重。

目前山東的船隻中,三十艘飛剪船調往美洲支援殖民地去了,南洋分隊搶回來的商船已經前往日本運輸倭奴。

剩下也就是原來的七十艘商船,這些商船看來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要不斷往旅順運輸糧食、棉衣等物資了。

趙巖馬上讓人往龍口調集糧食,今年秋收剛過幾個月,糧食很是充足,米麥雖然不多,但紅薯粉幹絕對多,堆得滿倉庫都是。

大手一揮,就是八百萬石粉幹,八百萬石一般也差不多了,畢竟遼東的漢民,估計最多也就兩百多萬。

滿清之前怕漢人造反,先把富戶殺光,又把窮鬼殺光,接著人力不足了,又開始進關擄掠人口了。

把漢人擄掠到遼東,自然是拿來當奴隸使喚。

前前後後搶的人,加上繁衍的新增人口,絕對不會超出三百萬,八百萬石糧食足夠讓兩百多萬人撐過這個冬季和明年春季了。

當然,遼東這樣的大勝,更是增長名望的好時機。

崇禎既然對他動手,趙巖自然不會玩愚忠,以後自然不可能把權力還給他,所以在使用武力的同時,宣傳攻勢也是要配合行動的,讓自己的名望高出崇禎,是宣傳重點。

《大明日報》就是趙巖目前手中的王牌。

《大明日報》的售價很低,只要一個銅板就能買到一份,所以銷售量非常大,但這樣的價格對於報紙來說,依舊有利潤可賺。

由於使用了活字印刷,加上登萊的紙張生產起步很早,在工藝上也是最為頂尖的,成本也是最低的,所以價格自然就低了。

活字印刷在大明並不普遍,因為這年代的文人買書都是買那種雕版印刷的,因為這樣有藝術性,用活字印刷出的書籍在銷售上並不是很好。

古代的文人嘛都愛講究一些東西,登萊印刷出來的書籍,賣出山東的價格是最低的,比建陽、建安印出來的‘氾濫版’書籍賣得還要低,結果銷量也只是取代了閩北印刷行業的那一部分,那些雕板精緻的印刷書照樣賣得好。

雖然說活字印刷在後世名列四大發明,但在應用上卻是很少很少。

但《大明日報》在一些省份還是有虧損的,畢竟不是每個省的情況都一樣,在報紙傳遞中就佔據了較大的成本。

而報紙這個東西,在宋代其實早就有,在發達的地區也較為普遍。同時宋代也有稽核部門,宋代可以說是在生產管理上最為精密的封建王朝,很多管理方式都是非常超前的,所造就的繁榮,成了歷代無法超越的巔峰存在,只是重文輕武太過嚴重,已成趙巖的反面教材,這才是趙巖要在不影響生產的情況下建設二十萬職業化軍隊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