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闡述商業稅對國家的好處,國家的強盛又給個人帶去的好處。
除了這些,還有許多未來人們都知道的許多商業常識,例如流通的好處,以及工商業的刺激方法,管理方法等等。
至於那些舉例歷史現象的事情,則要交給教育部的那些人才去完成,趙巖實在無能為力,即沒那個才華,也沒那個時間。
趙巖讓人重點例舉王安石和張居正二人的變法行為,這二人的變法可謂是中國歷史上的兩次重要變革。
但因為種種原因,兩次變革都以失敗告終,就如張居正的變革,讓明朝一年的稅收就達到將近三千多萬兩的程度,這才讓萬曆有了三次大徵的本錢。
第三卷:聚斂天下 小菜也要拉票了!
咳咳,雖然小菜對月票上榜不抱什麼希望,所以沒怎麼向大家要過月票,不過最近這月票數量看得我蛋疼無比。
好歹有上千位大大花錢捧場,月票怎麼會如此稀少?希望各位大大獻出手中寶貴的一票
另外小菜解釋一下書評區的問題,小菜每次發書,都會碰上一些無理取鬧,亂噴的傢伙,這顆幼小的心靈受到了嚴重的創傷逐漸養成不愛看書評區的習慣
大家有什麼意見,可以QQ上找我,號碼是349493361(要註明是讀者,不加偷菜的路人甲,不註明的話,我會在拒絕裡問你是誰的,再加一下寫好註明就行)
另外,上章傳得匆忙,非常兇險的在零點到來的最後一分鐘傳上去了,不過章節名出現了小小的錯誤,大家見諒
備註:沒月票的話,推薦票我也不介意啦
第三卷:聚斂天下 再次解釋一下明代白銀及稅收的問題
再次解釋一下明代白銀及稅收的問題
(不好意思,上一章我發五個字上去,然後沒發出去就修改了,發出去的時候變成收費的了,有兩個讀者花了錢看很抱歉,非常抱歉
很多讀者認為小菜在書中的稅收很誇張,就連《刺明》的作者也認為明朝的稅收只有三四百萬兩,這讓小菜很無語,百度上很多資料其實是不準確的,明代前期和後期的情況是不同的,歲入多少白銀,也不代表全部稅收。
以下是小菜找的資料:
明代稅收於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根深蒂固的小農意識和節儉為上的保守思想,明代的社會經濟始終沒有擺脫以傳統農業為基調的局面。在國家財政稅收上則表現為農業稅的主體地位,驅逐了蒙古入侵者後,久進戰亂的中國百廢待興。
在戰前的宋朝,國家財政收入已經達到了驚人的16000萬貫,即使這其中含有通貨膨脹因素。考慮到宋朝每年多達3500英噸的銅產量和5000英噸的鐵產量,這樣的財政收入在中國王朝史上也應該是登峰造極了。值得注意的是,宋代的財政結算單位全部以貫來進行。換言之,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數目化管理”的雛形。
而到了明代,多年的戰亂加之政府管理不慎導致的寶鈔信用破產,財政結算的方式反較之宋代大為落後。明代前期對金銀嚴格管制,禁止民間流通,稅收也以徵收實物為主。當時田稅的結算單位是石,這是古代通用的穀物計量單位,明代一石約相當於今天的107。4市斤。無論白米和小麥,一律以此結算並在統計時進行簡單相加,田稅的交納單位是畝,1畝=240平方步=6000平方尺。朱元璋曾經試圖因地制宜地詳細劃分每畝田地的稅額。但是縱觀帝國上下,畝產從西北的不到半石到江南的超過4石,差距多達8倍,在無法精確管理的古代,模糊才是最好的原則。幾乎在明朝建國初始,帝國的田稅就差不多穩定了下來。在永樂年間,帝國田稅基本保持在3200-3300萬石,可是鑑於永樂皇帝大規模遠征蒙古,七下西洋,大修北京城這樣的宏偉工程。我們有理由相信大部分開支,以極低的代價作為額外徭役轉嫁到了稅戶身上,成為了一筆不可考的隱性稅收。
永樂年間的重稅使得民間不堪負荷,於是有了安南的背叛和江南富戶拒絕繳稅的事件。為了平息民間的怨氣後來的皇帝輕微的調整了稅額,使之長期維持在2500-3000萬石的水平。然而,徵收實糧不僅對官方而言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對民間,它更是及其沉重的負擔。把糧草從主要產地江南運送到北京,成本數倍於糧食本身,而這些耗損都必須由稅戶自己承擔。因此,官方允許把田稅的部分或者全部,以折價成銀兩或其他實物的方式繳納
以雲南為例,用貝殼或水銀繳納都是允許的,考慮到白米和小麥的市價不同,各地運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