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8部分

隋唐時期,中國的官方更的豪爽的派出儒生、工匠、僧人去日本傳播文化。日本的天皇制度,也是中國的儒生、僧人們幫其建立的。日本人在隋唐時期學到的制度,是科舉和門閥之間過渡時期,靠著學習這種門閥制,日本從各自為政的部落城邦,開始形成了統一的民族。簡單說,日本的哪些部落酋長們,開始變成了大名、領主。並且選了一個酋長家族作成為天皇。

由於。天皇一開始僅是日本的這些酋長們模仿中國的皇權制度,扶持出來的。所以,天皇得國不正,也很難真正的統治日本。而部落酋長們。轉型為領主。本質上軍權、政權一把抓。和過去沒什麼兩樣。

甚至,日本戰國時期,各路強人都將天皇當做傀儡。甚至。鬧出許多強藩,一人立一個天皇的笑話。還有,有時候沒有大名願意養天皇的時期,天皇窮的揭不開鍋,沿街乞討,都有過的。

簡單說,日本就是一批部落酋長們,覺得部落不威風,要組成一個國家,所以強行拼湊出來的。由於這些酋長們,一直擁有軍權、政權,也不願意放權,所以,此時的日本是“原始部落制殘餘”沒有清除,還未真正進入封建時代。

中國將門閥制度傳入了日本後,自身卻是逐漸以科舉制為主,讓人才選拔不再以血統,而是以科舉考試的方式選拔,讓底層人擁有了成為統治階層的希望。而中國科舉制普及後,日本雖然知道,但是門閥制逐漸根深蒂固,大名們為了自身利益,並不願意推廣這種可能會威脅他們世襲統治的制度。

在面對天主教思想的泛濫,在面臨天草軍的兵鋒下,長崎的效忠幕府的官員們,紛紛想到了——從中國老師身上尋求幫助!

這一次戰爭失敗,板倉重昌組建的火槍部隊全軍覆沒。為了對抗越來越強盛的天草軍,幕府派遣的剿匪總指揮板倉重昌,不得不更依賴大明瞭!

板倉重昌顯得有點狼狽的拜訪鄭芝豹,有點急促表示:“鄭先生,您還有大明的火器嗎?”

鄭芝豹做出愕然道:“先前不是賣給貴軍1000只了?”

1000只火銃在這個年代是很龐大的數字,按照傳統的鐵匠工藝,一名技藝精湛的鐵匠,一個月只能生產一隻火銃。而整個日本,能製造火銃的工匠,僅有300多人。也就是說,幕府全力生產火銃,年產生至多也不過是3000只。

西方的一些強國,一年能生產幾萬只,甚至十萬只火銃。因為,火銃的批次製造工藝,還未全面的突破。因此,這個年代的火器部隊,還未完全取代冷兵器部隊。

不過,天津的在槍管制造工藝的改進,在這個年代是革命性的。按照此時天津的生產力,工匠製造槍管的時間,已經縮短到了三天以內。也就是說,其他國家的工匠製造一根槍管時,天津特區的工匠能夠製造十根槍管。

技術的改進,已經解決了天津的批次化生產火器的問題,也使得火槍的生產逐漸變得廉價起來。

這年代的歐洲人,生產同樣的火槍,成本價是5兩銀子。天津的軍工廠,其實可以壓縮到兩三兩銀子以內。甚至,等到鐵料的價格降低後,火槍的成本可以變得更低……

板倉重昌顯得有點尷尬,面子問題使得他不願意承認剛剛組建的火器部隊,基本已經全軍覆沒了,僅說道:“因為亂賊可能獲得了西方人支援,擁有大量的火銃。為了儘早鎮壓亂賊,我需要更多的火器!您如果能幫到我大忙,金錢上不是問題。”

鄭芝豹哈哈大笑到:“我是商人,有錢就可以賣給你一切。我甚至可以賣給你3000只火槍!並且,派遣一些教官,幫助你們指揮戰鬥。畢竟,我們大明擁有十萬火器部隊,對於火器部隊的指揮、訓練,總結了更多的經驗!”

“對對!鄭大人如果派人指導我們,就更好了!哪些該死的亂賊,用的戰法,完全和西方人一樣!”板倉重昌咬牙切齒,將自己鎮壓失敗,全部推卸給了西方人幫助天草軍這一個方面了。

事實上,天草軍確實和西方人有一些聯絡,在起義不久,西班牙人走私了一批火槍給天草四郎。但是,也僅有1000多隻,並不能夠對戰爭起到主導作用。

幕府軍的失敗,並不在於所謂的西方人支援天草軍,而是——藩主們的軍隊,實在太無能了!

“我認為,火器固然重要。犀利的刀劍也是非常重要的,我有一批尖銳非常的神兵利器,原本準備賣到歐洲戰場。現在你們日本發生了亂子,如果板倉君需要,我可以賣給你!”鄭芝豹笑道。

“神兵利器?什麼?”板倉重昌顯然非常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