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爐對酒,還有什麼更適合於消度這欲雪的黃昏呢?所謂“酒逢知己千杯少”、“獨酌無相親”,除了酒之外還要有知己同在,才能使生活更富有情味。杜甫的《對雪》有“無人竭浮蟻,有待至昏鴉”之句,為有酒無朋感慨系之。白居易在這裡,也是雪中對酒而有所待,不過所期待的朋友不像杜甫那樣茫然,而是召之即來。他向劉十九發問:“能飲一杯無?”這是生活中那愜意的一幕經過充分醞釀,已準備就緒,只待給它拉開帷布了。這首詩可以說是邀請朋友前來小飲的勸酒詞。給友人備下的酒,當然是可以使對方致醉的,而這首詩本身卻是比酒還要醇濃。
白居易,“陶陶然,昏昏然”,本想在沉醉中忘卻世間事,但無奈“春去有來日,我老無少時”,恍惚間,“歸去來兮頭已白”。一代名流,於會昌六年八月十四日,在洛陽城履道坊白氏本家中仙逝。時年75歲。子孫遵遺囑,將其葬於龍門東山琵琶峰。河南尹盧貞刻《醉吟先生傳》於石,立於墓側。傳說四方遊客,知白居易平生嗜酒,前來拜墓都用杯酒祭奠,所以墓前方丈寬的土地沒有乾燥的時候,可見,詩人是深得後人愛戴的。
4。豪放酒仙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著名詩人,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東)。隋末,其先人流寓碎葉(今巴爾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李白即生於此。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
李白一生嗜酒,與酒結下了不解之緣。杜甫的《飲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極其傳神地描繪了李白。這四句詩,一寫出酒與詩的密切關係,二寫出李白同市井平民的親近,三寫出藐視帝王的尊嚴。因此,百姓都很喜歡李白,稱他為“詩仙”、“酒仙”。為了稱頌這位偉大的詩人,古時的酒店時裡,都掛著“太白遺風”、“太白世家”的招牌,流傳至今。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一 名人與酒(3)
關於李白與酒的傳說很多,其中有這樣一段故事:李白在長安受到排擠,浪跡江湖時,一次喝醉酒騎驢路過縣衙門,被衙役喝住。李白說:“天子為我揩過吐出來的食物,我親口吃過御製的羹湯。我賦詩時,貴妃為我舉過硯,高力士為我脫過鞋。在天子門前,我可以騎著高頭大馬走來走去,難道在你這裡連小小的毛驢都騎不成嗎?”縣令聽了大吃一驚,連忙賠禮道歉。
李白一生寫了大量以酒為題材的詩作,《將進酒》、《山中與幽人對酌》、《月下獨酌》等最為大家熟悉。其中《將進酒》可謂是酒文化的宣言:“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如此痛快淋漓豪邁奔放。難得的是,李白在這裡極力推重“飲者”。為了飲酒,五花馬千金裘都可以用來換取美酒,其對於酒之魅力的詮釋,確已登峰造極。
飲酒給李白帶來了許多快樂,他在詩中說“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高唱“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飲三百杯”,要“莫惜連船沽美酒,千金一擲買春芳”,要“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一會兒“高談滿四座,一日傾千觴”,一會兒又“長劍一杯酒,丈夫方寸心”。這使我們感到酒已經成了李白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李白的出現,把酒文化提高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他在繼承歷代酒文化的基礎上,透過自己的大量實踐,以開元以來的經濟繁榮作為背景,以詩歌作為表現方式,創造出了具有盛唐氣象的新一代酒文化。
李白六十多年的生活,沒有離開過酒。他在《贈內》詩中說:“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李白痛飲狂歌,給我們留下了大量優秀的詩篇,但他的健康卻為此受到損害,62歲便魂歸碧落。“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這就是李白,一個光照千古的詩仙酒仙。
5。“醉翁”歐陽修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號六一居士,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24歲中進士,任知制誥、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等。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著有《新五代史》、《歐陽文忠公文集》等。
歐陽修是眾人皆知的醉翁,人們常常說“醉翁之意不在酒”,歐陽修任滁州太守時,寫下了他的名篇《醉翁亭記》。徜徉山水之間日子過得像月白風清,很愜意,仕途也很順利。轉瞬間十幾年的光陰已經過去,老來多病,好友相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