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樹,還有一些野菜比如紫嬌花等也為他們提供維生素……
一句話,張凡虎他們現在很富有,而且完全有能力支援其餘同類。人類在吃飽後都會追求吃好,這就是所謂的享受了,現代社會中能餓死人的地方已經很少了,只要不是動盪等地,人們都會千方百計地追求享受,這也是人類能不斷進化的關鍵。
原來的和柴燒烤張凡虎在初來乍到就改為了三腳架懸掛式燒烤,然後為椰殼鍋烹煮,最後是陶鍋,現在張凡虎還在嘗試做個平底鍋,在雨季的時候有機會撿拾幾個鳥蛋和其餘什麼油炸或者烙餅。族人們原來擠在一棵樹上睡覺,現在每人都有自己的小房間。這些都是族人們在解決溫飽問題之後對生活另一種追求,而休洛樹汁和阿洛樹枝何嘗又不是這方面的呢?史前智人一定要喝酒、刷牙嗎?
張凡虎覺得,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只要是合情合理的事情就大膽去做,只要不危害到自然環境,在這個環境的承受範圍之內的事情、對族人們好的事情都可以去做。現在,他要讓文明再次跨越一大步——造紙。
紙,真正意義上的紙眾人皆知是我國古代人民發明的,是我國引以為豪的“四大發明”之一。到現代科技日新月異的年代人類也離不開紙,即使所有文字圖片等全部變為了電子文件,人類在生理上也需要。
史前當然不會有紙,張凡虎雖然想寫點什麼但是這些畢竟還可以忍受,寫日記留念不如把最好的記憶留在大腦中,他也有自己實用的日曆。雖然在這方面他不需要,但是每天早上的生理需求卻是一種讓人不太享受的事,這也是張凡虎自己的那棵猴麵包樹上的葉子比族人們的要少的原因。
張凡虎不是神,他並不是什麼都會做,但是造紙原理他是知道的,其實並不難,只是要做好就太難了。
古埃及作為世界上公認的最為古老的國家,它與我國遠古一樣,在我國炎帝沒被黃帝打敗之前,黃河流域有很多的部落。黃帝與炎帝聯合打敗蚩尤部落,然後黃帝再打敗炎帝,形成了中國古代國家雛形,也就是我們炎黃子孫的由來。
古埃及以前也是許多部落,在七千年前埃及人定居尼羅河三角洲,大力發展農業,也就是從那時起古埃及成了世界上最古老國家的起源。當時的古埃及眾多部落年年戰亂紛飛,部落之間少不了相互吞噬與融合,最後沿尼羅河分為上埃及與下埃及兩個小國,在五千一百年前上埃及的美尼斯終於統一了整個埃及,成為古埃及第一代法老王,這與我國黃帝統一黃河中部流域大部分地區時代大致相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位對人類文明歷史程序都起到重要作用的偉大人物在在位二十餘年後在一次狩獵中不幸身亡,而罪魁禍首就是張凡虎他們背上送給大荒族禮物的原始狀態——一頭河馬。
在五千年前,下埃及發明了一種“紙”,它叫紙草,就是用尼羅河沿岸沼澤地帶一種高杆植物——紙莎草造紙,他們把草莖中間部分取出來,就像張凡虎等人為了搓繩子把一般的草莖取出來一樣。這些長長的草莖被他們鋪為一層,然後稍微揉軟用樹膠粘成,說它是紙就太勉強了,所以叫它紙草。但那畢竟是公元前數千年,當地人能就地取材造出紙草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了,紙的英語單詞“pape
”也是起源於此,就像“toufu”是我國發明的豆腐的英語單詞一個道理。
紙草是古埃及人用來寫字的,雖然趕不上我國製造的紙,但是用來寫字也可以將就。這種紙草張凡虎要造那也就是小半天的事,現在草原上乾草莖太好找了,只是比紙莎草小短,至於用魚膠和樹皮熬製出來的膠絕對比單純的樹膠要好,但是張凡虎可不會製造這種紙草,因為寫字不是他的主要目的,而是紙的另一種用途。
我國在西漢就用上等的棉等製造紙,但是造價太高,甚至超過了富貴人們用來寫字的白絲綢,平窮書生還是用他們的竹子,所以普及並不廣。一直到東漢時期蔡倫改造了造紙術,這雖然不是發明一種東西那麼偉大,但這就像一千多年後西方瓦特改良蒸汽機一樣——改造的人名氣和偉大程度遠遠超過了發明者。
一千九百多年前的蔡倫造紙用粗布、麻繩、破漁網、樹皮等粗纖維造出如美人肌膚一樣又白又滑的紙,而且造價低廉,深受人們歡迎,這也是張凡虎所想要達到的。
當張凡虎率領大家再次來到那那棵樹下,那條被束縛了幾天的非洲巖蟒精神已經有些萎靡不振了,腹部也縮小了很多,那隻羚羊已經被它超強的消化能力解決大半了。幾十個大荒族族人看到這條一百多公斤的蟒蛇已經被束縛住都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