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1部分

第108章 抽絲剝繭

“殿下睿智。看來這一次的洪澇災害,非僅是天災,其中必有人禍。”秦慕白說道,“這層層迷霧與諸多終點之中,最令人想不通的就是三點,一是祝成文的死,二是糧食問題,三是洪水去了哪裡。”

“不錯。”李恪說道,“咱們一個個的來解決,但只能是暗底裡進行。所以,這幾天我會與成松年、馬昆等人一起,繼續抗洪救災安撫災民,你去暗中調查這些事情。我懷疑,這裡面肯定有一些令我們震驚的秘密!”

“好,我去查!”

當晚,秦慕白就密令百騎的幾名精幹小卒,找到了縣令祝成文的屍首,細加檢視。成松年等人給出的說法,是祝成文在自己的家中懸樑自盡。他是南方人,剛剛上任稷山縣縣令不足半年,孤身一人在外為官,就獨自住在縣衙的官第裡。他懸樑自盡之後,還留下了一封認罪的遺書。

秦慕白檢視那屍體,的確是頸部有勒痕和瘀青頸骨有骨折,表面看來便是懸樑自盡而死。可是他的臉部充血並不嚴重,而且秦慕白髮現,他的唇鼻之間出現了死血屍斑,鼻腔裡也有瘀血。

秦慕白心中一亮——顯然,祝成文在懸樑之前,就已經被人捂住鼻嘴給悶死了!在他死後,再將他的屍體懸於樑上,做出一副懸樑自盡的樣子。

秦慕白再看那封遺書,比對祝成文之前留下的文書字跡,的確是很像。遺書言辭肯切痛心疾首,一副自己罪大惡極愧對皇恩的罪人品吻。可是這一筆一劃都寫得極為工整,顯然書寫之人的情緒並無半點激動。

試問,一個就要自殺了的人,自知可能心態如此平穩?

毫無疑問,遺書出於偽造,祝成文是被他殺的!

誰最有嫌疑?為什麼要殺祝成文?

秦慕白反覆思考這個問題,聯想到皇帝所說的,撥款五千萬錢修築稷山堤壩,馬昆等人投糧入洪以築堤,再又否認掠奪百姓糧食一說——他的心中,不禁升起了這樣一個假設與推斷。

假設,之前朝廷撥款下來修築防洪大堤,這款項卻被人偷工減料的貪汙了一部分,導致防洪大堤不夠堅固,導致了夏末秋初的這一場洪澇災害。那麼,朝廷肯定會派人來追查。

這追查的第一個物件,便是稷山縣縣令祝成文,他必然是知情人。於是,他被滅口了。

再然後,只能是順著這筆款項的去向,進行追查。然後,絳州上下就可以用糧食來說事——這投入洪峰中的糧食,可都是錢哪!由此他們便可以推說,絳州上下對於防洪抗洪,其實是準備相當充分的。這投入洪水的五千石糧食,就值一千萬錢了!

再加上湖堤已然決口,之前的施工痕跡無處可查,知道內幕的稷山縣縣令祝成文又已經畏罪自殺……那麼,縱然朝廷懷疑有人從中貪汙,那也完全可以將這盆髒水,都潑到已死的祝成文身上!

更何況,他已有貪汙的“前科”,比喻,百姓與刺史上司,都狀告他強行趕走百姓,意欲趁機搶奪他們的財物糧食來發國難財。

真是天衣無縫死無對證哪!

想到這一切,秦慕白不禁暗自一笑:人過留聲雁過留痕,哪裡會有不留下蛛絲馬跡的?毫無疑問,這一次突然爆發的洪災,將一些貪官嚇壞了,露出了他們的狐狸尾巴。於是他們慌了,急忙找借品來掩飾。不管這祝成文是清官還是貪官,毫無疑問他都是被人殺人滅口的。然後,這“消失”的洪水肯定還大有文章,少不得又是沖刷了哪處別的地方,然後再築堤壩,再投糧食。而軍隊損失的口糧,就在被迫遷移的百姓們身上掠奪回來,填補空缺。

一來二去,這小小的洪峰衝到一處地方,貪官集團貪汙留下的空缺就越小。這堤壩築來築去,反正都是耗的百姓們的錢糧,吃苦受累送性命的也只是普通的府兵將士。再然後,他們還可以向朝廷上報災害損失,請求撥款賑災撫民重建家園之類。這一而再再而三的,那些世貪蛀蟲們簡直就像是高利貸一樣,躲在暗處利滾利的大發毫無人性的國難財。最後,他們或許還會因為救災得力被朝廷嘉獎!

天下如果真的有這樣的人……那真的罪該萬死了!

“看來不管是什麼時代,總有一些矇昧的良心宛如畜牲般的官僚,喝著人血吃著人肉,中飽私囊發這種斷子絕孫的昧心財!”秦慕白越想越怒,心中一團烈火騰騰的燃起。

假如自己的推斷是正確的,那這樁案子真是貞觀朝罕見的官場醜聞與驚天巨案!

貞觀一朝,皇帝李世民最注重節儉與廉潔,以身作責厲行節約。官場上下的整體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