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5部分

公正的評分體系,奧運會畢竟追求的是人類挑戰自身極限,而不是要把對手打得頭破血流。所以職業拳擊和職業摔跤比賽選手一向瞧不起奧運選手,就是認為他們沒見過血,對抗xìng不強。而散打既想吸引觀眾,又要能透過奧委會的安全稽核。而綜合格鬥中膝、肘、掌、肩等部位都會用到,無疑更增加了防護難度,這方面只能採用高科技辦法來解決。

楊星拿來一件試驗場地上對戰雙方穿著的防護服給汪雲起觀看,汪雲起看防護服外觀有些像跆拳道的樣式,但防護面積很廣,手腳都被包裹其間。防護服摸上去內部鼓鼓囊囊,似乎是灌注了某種液體。而無論是頭盔還是服裝表面都有很細小的紋路,裡面似乎內建著某種線路,幾處人體要害部位防護還明顯加厚,以鮮明的顏sè標示出來。

楊星取出一杯看上像清水的液體給汪雲起示範,只見他用攪拌棍快速在液體中攪拌,液體迅速變濃,很快就凝固成一塊堅硬的固體,膠棒被牢牢鎖住,拔都拔不出來。楊星繼而解釋,這是一種英國剛發明防彈材料,稱為“液體防彈衣”, 主要成分是一種特製“抗剪稠密液體”(stf),stf平時就像其他液體一樣,很柔軟可以變形。一旦彈片或彈頭觸到它,這種液體能瞬間轉變成一種硬質材料,阻止彈體穿過。

而楊星的想法就是將這種stf稀釋後裝入這種散打防護服,並且內部設定有感應器和記錄晶片,無論是何種格鬥技,進攻人體的致命部位都是必須的,現在有這種防護服不但可以減少危險,還能在stf受撞擊變硬的同時由儀器記錄下受力程度,裁判可以立即給出相應分值,這樣即使不打得頭破血流也能知道一個人的攻擊實力,這同擊劍中劍刺部位不同給分不一樣是異曲同工。

汪雲起聽了很感興趣,這一來就解決了因為防護完全,而無法正確判斷格鬥雙方戰力的問題,還能透過儀器迅速給出結果,減少了裁判主觀判斷的失誤。只是他擔心這種液體防護服價格高,不利於平時訓練普及。

楊星笑著說,“這件事我給包了,今年的武林大會上,中星集團會向全世界的格鬥好手捐贈10萬套這種散打比賽服,另外為了推廣中國武術,還會陸續在各大洲建立功夫館,平時練習的防護服裡面可以只灌水,效果一樣,就是沉重點,對於鍛鍊選手反而更好。”

章節目錄 第六百四十三章 孔子學院

汪雲起看了楊星對於推廣散打比賽的種種設想和準備,多少明白他找自己這個圈外人來的原因了。***“你的意思是不光要搞武林大會和在世界各地開武館這一套,但不能只是簡答的打打殺殺,需要在散打比賽中融入我們中國特有的文化元素,武術的本意是宣揚‘止戈為武’,所以散打必須有中華文化的jīng神核心是?”他笑著猜測楊星請他觀看散打比賽真正用意。

楊星點頭道:“不錯,現在你做推廣中國文化,一定也感覺到想讓外國人明白中華文化的博大jīng深,就需要尋找合適的載體才行,影視、戲曲、籍、藝術表演的多方位嘗試。既然連好萊塢都要邀請中國武術指導去指點動作場面,有這樣一個趁手的工具,為什麼不發揚光大,想想看,如果散打能在běi jīng奧運會上成為奧運比賽專案,比起我們拍一百部武打影的宣傳效果都要好。”

“無論是rì本柔道還是韓國的跆拳道,都講究在訓練時強烈凸出本國文化特點。柔道講究‘以技巧擊敗蠻力’,跆拳道倡導‘以禮始,以禮終’,散打不能等同於綜合格鬥,一開始就要加入中華文化特有的內涵,我希望你回去後能好好籌劃一下,在歷史中尋找靈感,武俠小說和影視作品已經開了個好頭,在不久後的武林大會上展現中國散打的文化一面來。”

汪雲起聽了也只有挑起大拇指表示佩服,楊星這種什麼事情到他手裡都能轉一圈回到生意上來的本事的確無人能敵。雲海實業此前的確一直在搞中華文化的推廣,散打真要申奧成功,到時海外武館名氣大了,又賦予中華文化內涵,楊星表面上雖然破費捐獻防護服和武館,但從武術培訓費、文化推廣費等上面自然能賺回來。同時這樣有利於宣傳國家形象文化的事情,國內負責宣傳和體育的官員肯定要為他說好話,採購中星集團相應產品是跑不了的,算是免費做了一次廣告。

其實楊星還有更多內幕沒給他講。前不久他到běi jīng解釋鬧的沸沸揚揚食品安全的事情,不但說動了程滄海和文仁貴兩位總理大力整治食品安全,還為可能出現的傳染病大爆發做出了jǐng告。除此之外,他能安撫住zh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