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躲避西夏軍隊,在準備逃難時所封閉的,其出土的文書多為寫本,少量為刻本,尤為顯得珍貴,並且還有古代藏文、梵文、齊盧文、粟特文、和闐文、回鶻文、龜茲文等文字,流傳至今,很多都已經是孤本和絕本了。
對於藏經洞的發現者王道士,雖然後世對他的評價是褒貶不一,但是莊睿始終認為他是這段文明流失的罪人,他所謂的將賣取的銀兩用於修繕莫高窟的舉動,絲毫不能為他流失這些珍貴文物的行為贖罪。
或許很多朋友會說,王道士一心為公,賣給外國人的銀兩並未用於私人享樂,而是貧苦一生,也有些人會說,如果不是王道士把那些東西賣掉,或許這些物件都會毀於其後的戰火。
但是這些朋友知不知道,莫高窟在元代以後已很鮮為人知,幾百年裡基本儲存了原貌,根本就無人得知那裡儲存著珍貴稀有的佛經古卷。
以當時的清王朝和國民政府的作為,根本就不可能去顧及莫高窟的,也就是說,如果不是王道士打通了藏經洞,這些珍貴的文物,極有可能到今天才會被人們所發現,而這些屬於中國的珍貴文物,也會完好的儲存下來。
而且王道士在當時政府給予了重視之後,仍然私藏了最後價值的大部分珍貴經卷文物,僅僅用700銀元的價格,就賣給了英國考古學家斯坦因24箱寫本5箱藝術品和570段敦煌文獻。
其後法國考古學家伯希又以600兩銀兩,獲取了1萬多件堪稱菁華的敦煌文書,而最後僅存的一些珍貴文物,也被王道士出售給了日本的探險家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
一千零九十五
如果王道士沒有發現藏經洞,或許現在敦煌文化將只屬於中國,但是世上沒有“如果”二字,功過是非到了今天,也很難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