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64部分

……

看上去是很有計劃的謀亂,一步步來到一個關鍵時候,一舉成事。

但這些刺客……更像是臨時起意,大冬天的,河東亂起來,也不可能亂的太過,想要來個義軍蜂起,就更不可能了,憤怒的大秦軍人會做出什麼,很容易就能猜到,說不定就要將大同府左近弄個天翻地覆,許多人頭會在之後落地。許多鮮血會流淌在河東地面上。

剛剛結束的河東戰亂,會再次掀起一個**,但一定是單方面的屠殺,殺紅了眼的秦軍兵卒,會很快讓河東百姓驚恐萬分。迅速失去河東人心。

難道這些人想要的就是這個。有些難以理解。

這些傢伙所做的,唯一有利的好像就是金人,但這些人之前又對金人多有窺探。

想到這個,趙石目光望向了北方。金人和秦人一旦兩敗俱傷……莫不是草原上的一些人的目光來到了這裡?

其中有草原馬匪……嗯,成吉思汗還在遙遠的東北,他的手再長,應該還不會伸到這裡才對,乃蠻部正在和克烈部對峙。爭奪中東部草原的霸主地位,應該無暇南顧,那麼就只剩下韃靼人了。

是那個什麼卡勒部嗎,因為不顏昔班到草原上走了一圈,引起一些韃靼部落的恐慌也是正常,不過追隨而來的報復太快了些,而且不是對準不顏昔班的,竟然是要刺殺自己,怎麼也說不過去吧……

要不就是來自大秦內部了。但又不太像,這些人可是在北地活動了一段時日了,那時候大秦還在與金人征戰於河中,再說了,第一個率軍北渡的便是自己。除了自己,誰還能在河東這個地方安插諜探?

趙石甚至想到了已經去世的景興皇帝或是當今陛下,他們手裡都掌管著一個內衙,刺探敵情什麼的。好像屢有參與。

為景興皇帝報仇?為當今陛下剷除權奸?

趙石自嘲一笑,也是自己樹敵太多。竟然不知道該將這場刺殺安在誰的身上合適了,斷案總要講究個因果,但因果太多,竟然無從分辨到底是誰能從中獲益。

不過不要緊,有了第一次,也就留下了首尾,之後自然有蛛絲馬跡流露出來,不用為了幾個刺客勞神費力。

但一些事情卻不得不做了。

隨即,趙石命人將那些和尚大部分都給放了,這個時候流血並沒有任何必要,震懾宵小,之前流的血已經足夠,再這麼殺下去,就不是什麼震懾了,簡直就是在恐嚇,大冬天的,日子還算清靜,沒必要再弄的血淋淋一片。

不過幾個寺廟裡的方丈長老什麼的,卻要就地處決,畢竟大將軍遇刺,總要有那麼幾顆人頭落地,不然的話,下面的人也絕對不會安心。

也就是趙石沒有遷怒於部下的習慣,不然的話,幾個和尚算什麼,部下的親兵,將軍什麼的也要掉幾個腦袋下來,連帶著,大同府知府都要吃掛落。

隨著幾個和尚人頭落地,看上去,事情已經告一段落,但實際上,這才只是個開頭,還遠遠不到結尾的時候。

擱了三天工夫,大帥出巡,這是秦軍將校的說法,按照河東官場的話來說,是宣撫使大人出巡。

聽這個說法,就知道是光明正大的出去轉悠了,並沒有避諱任何人,而且身周左右,侍衛環立,由大同府知府大人陪同,一應官吏隨行前後,並有一營兵士護衛。

旌旗昭昭,儀仗煌煌,迤邐而來,方向卻還是城西。

來到那小道觀處,凌雲老道士已經迎候在道觀門外,這一次,可要正式的不能再正式了。

趙石與老道士把臂相談,狀甚親近,同往觀內,還在眾目睽睽之下,在正殿處上了三炷香。

同來之人不明就裡,還道宣撫使大人崇道,就是跟隨趙石多年的人也有些糊塗,心道,沒聽說大將軍有拜三清的習慣啊,今日到是新鮮。

一些人不免暗想,莫不是前些日子遇刺,心驚之下,才來這裡拜拜,以求平安?

不管他們怎麼想,既然大將軍,宣撫使大人都上了香,一些人自也不免上前拜拜,好要沾點大將軍的福氣之餘,也表明個姿態,這就是上有所好的結果了,不用怎麼細說,到是眾人見到這老道士如此受大將軍青睞,如對好友一般的說話,不免對這老道士也多了幾分恭敬,這在河東之地來說,可是獨一份兒。

老道士驚喜之下,卻也有些誠惶誠恐,他向來信奉的是,福氣有些就行了,多了反而傷身,這一下福氣來的太多,還有貴氣摻雜在裡面,不免讓他有些心驚肉跳的。

趙石興致很高,被人簇擁著,笑著便大聲道:“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