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中國抗戰的反攻形勢已經出現。

戰略反攻階段的敵後抗戰

八路軍第129師和第115帥344旅共同建立了以太行、太嶽兩山脈為依託的晉、冀、豫、邊抗日根據地。圖為向敵後挺進的第129師

從1944年1月開始,敵後作戰進入戰略反攻階段(1944年1月至1945年8月)。八路軍、新四軍作戰的遊擊性,日軍兵力的分散性,帶來了敵後戰場的特定歷史環境和戰略反攻的特定的戰爭樣式——游擊戰爭的戰略反攻。假如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游擊戰爭所遇到的不是日軍在廣大地域上的龐大、鬆懈、分散,沒有後備兵力的作戰線,而是日軍的強大、集中的野戰兵團,那麼也就沒有游擊戰爭的戰略反攻。

進入1944年後,中共領導的敵後軍民乘日軍集中力量於打通大陸交通線之際,在華北、華中、華南地區,對日偽軍普遍發起區域性反攻,並以主力一部轉入外線作戰。與此同時,國民黨正面戰場卻出現了大潰敗的局面,先後喪失了河南、湖南、廣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