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的結局等著她。
小丫鬟的哭罵使得保鏢聳了聳肩,不過他並不怕紫心菜,別看他現在負責趕車,真要比身份地位,他可比紫心菜高得多,只是懶得和女人計較。
這時馬車裡傳出一聲輕柔的嘆息聲,一個女子的聲音低聲道:“紫心菜,回來……別去丟人了,咱們女人,就是這樣的命……方護衛,麻煩你了,請出發吧。”
這還是朱元璋第一次聽到三少姐的聲音,聽到耳裡,只覺柔婉溫和,十分舒服。她的語氣雖然有點沮喪,但並沒有帶哭音,不像普通女人出嫁時那樣哭得稀里嘩啦,這倒使得她的柔婉中平添了一抹堅強。
那保鏢,也就是方護衛高聲叫道:“好了,出發!”
十五名刀手一起翻身上馬,將黑馬車團團護衛在中間,就似他們平時護衛大少爺一樣。王二、朱元璋則帶著那十名家丁,招呼腳伕們擔起行李,隨在車後。
黑馬車緩緩前行,隊伍向前行進了起來。
方護衛一邊趕著車,一邊注意到了後面的腳伕隊裡的朱元璋,他想起上次在大廳門口的對話,忍不住回頭道:“咦?你不就是那個偏院管事朱八嗎?這次你也要跟著一起去?”
朱八點了點頭:“大少爺說我是個能打的,讓我也跟著,出了事的時候能給方護衛打個下手。”
方護衛也不知道為什麼,對朱八感覺有到有點不爽,他瞥了瞥嘴道:“鄉下把式,能給我們打啥下手?別以為你能打贏幾個鄉村漢,就算得上高手。給我乖乖管好後面的腳伕隊,別來給咱們添亂。”
白水王二大怒,提前哨棍向前一步。朱元璋輕輕將他一拉,笑道:“王二哥,別和他一般見識。”
三四、通通該殺
護送三小姐的的隊伍離開了馬家大院,向著東方緩緩前進,不一會兒就離開了馬家自己修的土路,走上了寬闊的官道。官道上基本沒什麼人,沒有穿梭往來的商人和車隊,甚至看不到有農民在官道上走動。
走了一小段兒路,朱元璋看到路邊有一個官鋪。
所謂官鋪,就是官府用來傳遞文書,迎送官員的設施。後世的人往往會把鋪與驛搞混,大明朝在全國各地的交通路線上都設有驛和鋪,每六十里一驛,每十里一鋪。驛的頭兒叫做驛丞,鋪的頭兒叫做鋪長。
驛的主要任務是為政府官員提供舟車、馬匹、伕役等交通工具和住宿膳食條件,也有傳遞緊急公文的責任。鋪的主要責任是傳遞文書,在達官顯貴往來時也有導迎的義務。也就是說,鋪沒有接待官員住宿的能力,只有派人當導迎的份。
朱元璋看到路邊這個官鋪已經十分破落,兩座年久失修的土坯房顯得搖搖欲墜,屋邊的馬棚裡有兩匹又老又瘦的劣馬,一個老人坐在馬棚前面,雙眼無神地看著路過的送親隊伍,顯得桑老而淒涼。
他心裡不由得一嘆,大明朝在他的治理之下時,驛鋪制度還十分嚴格,未經朝廷的允許,一般官員不得私自利用驛站。但是不屑子孫們胡搞惡搞,吏治全面敗壞,驛鋪制度也弊竇叢生。大小官員往來於道路時,常常任意勒索夫、馬,甚至敲榨“折乾”,即令驛站提供超過實際需要的供應,其超過部分折成銀子納入私囊。這樣,就使驛站有限的人力、物力應接不暇,疲於奔命,甚至為了賠補經費而賣兒賣女。
天啟二年御史方震孺曾經向朝廷上書:“至若驛遞,夫只有此數,馬只有此數,而自有東事以來,軍情旁午,差官絡繹,奚啻百倍於前。而欲其照舊支撐必無幸也。臣所經過,自通州次抵山海,見夫頭、馬戶以及車戶,無不泣下如雨,不忍見聞。而瘦馬走死道旁者又不可勝計。”
這腐敗的驛遞制度導致的最嚴重的惡果,就是李自成的出現!明末農民戰爭中最恐怖的領袖李自成,原來就是銀川驛的一個驛卒,由於在驛站被壓迫得活不下去了,才投身於農民起義,就如史書所說的:李自成一銀川驛之馬伕耳,奮臂大呼,九州幅裂。
朱元璋一心想要重振大明,所以當他看到驛鋪時,忍不住想道:如果這個時候好好整頓驛遞制度,能否使得李自成不起義呢?如果沒有李自成,能否救得了我的大明朝?嘿,算了,想這個也沒啥用,我現在有什麼資格整頓驛遞制度?還是顧好眼前的事吧。
車隊在官道上行了一陣,走了十餘里之後,漸漸離開了白水*縣最繁華熱鬧的中心,官道穿入起伏不平的丘陵,前方可以見到連綿不斷的山區,這便是進入危險地界了。
方護衛揮了揮手,一名刀手離了隊,縱馬向前去了,看來是充當斥候,先探明前路。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