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號北京分號經理們會商,一方面邀請各票號入股參與,另一方面請票號派人主持將要成立的這家國家銀行。 這個天賜良機無疑是給山西票號提供了一次極為難得的發展機會,但沒想到的是,票號的大掌櫃們卻做出了完全一致的回答:拒絕參與。 【採訪】張正明 山西省政協 副主席 他認為如果他完全進去,實際上是官府控制。他認為進去以後,還是我自己搞比較有前途。跟官府在一起,以官府的名義去搞,我只是個參與,所以他不想參加。 【採訪】朱蔭貴 中國社科院經濟所 所長 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傳統,加上幾百年自己繁榮的過程。他覺得我過去達到了這麼高的水平,我經營很成功的,我沒有不成功,那我這套理念是行之有效的。你要讓他接受這個事實,說你這套已經過時了,這個是很難的,而且需要一個過程,或者需要事實的,血淋淋的教訓往往才能達到,但是往往就是這個血淋淋的事實,到來的時候可能就沒有機會,再重新來改變了。  
同 舟 忠 告(四)
【解說】 在北京的李宏齡沒有接到總號的命令之前,迫切希望票號能抓住這次機會,由山西商人來控制這家由朝廷開辦的銀行。用他自己的話說:“你參與,它要開辦;你不參與,它也要開辦,既然擋不住還不如由自家來辦好!” 為什麼李宏齡對票號改組銀行有如此之大的熱情呢? 【採訪】朱蔭貴 中國社科院經濟所 所長 從資本上來說,它不是說在面向社會這種集腋成裘,它不是的。它是家族的,合夥的。這種侷限範圍,籌集資金這個範圍來源就是有限的,就是受到很大的侷限,這是一。 第二個,它有一個制度就是它基本上是得利均分,得利就分。今年我們經營下來結了帳,我們今年比如說,賺取了十萬元或者十萬兩,這十萬兩基本上就全部分了。原來資本是多少還是多少,它沒有一個就是說留公積金,這樣的一個制度,就是說逐漸滾動發展,越來越擴大規模。這樣的一個思路是沒有的,這樣的一個經營理念是沒有的,錢莊也好,票號也好,都一樣。 第三個就是我講它沒有像銀行一樣,面向社會吸收普通的小額儲蓄存款。在這點上中國很著名的一個例子,就是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成立的時候,資本只有十萬元,實際上它實收資本才八萬,很小,還不如一個錢莊。但是它這個在當時歸國回來的美國留學回來的銀行家經營之下,用新的一種理念。一元開戶,就存銀元。過去存銀元是不給利息的,在外國銀行那兒存也不給利息,我們給,一元我就給你開戶,這樣就有很多普普通通社會中的老百姓,把自己一點點的錢也存在你這兒,它的儲蓄就非常快地發展,它在十幾年的時間,資本翻了幾十倍。到了三十年代的時候,它的資本就升到500萬元了,但是它的儲蓄存款上億元。  
同 舟 忠 告(五)
【解說】 山西票號在體制上還存在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山西票號自創立之初,就一直採取信譽貸款的制度。不論貸出多麼大數目的款項,都只看重對方的人格和信譽,不需要對方的任何抵押。當時山西票號曾用“萬兩銀子一句話”來標榜自己的這種信義原則。 與之不同的是,西方銀行施行的是抵押貸款。能做到這一點,是因為西方社會中注重的是法律和契約,而不僅僅是道德規範。即使在國外,他們也可以憑藉領事裁判權等治外法權來保證這些法律、法規能夠得以實施。 票號的種種弊端,李宏齡看得非常清楚。他在北京先後召集了幾次同業會議,會議的議題有兩個:一方面,既要將朝廷的戶部銀行控制在自己手裡;另一方面還不能讓這個銀行成為朝廷勒索山西人的工具。 對於這樣的難題,精明的山西商人,想出了一個解決辦法。 【採訪】王兆祥 天津社會科學院歷史所 副研究員 山西商人的辦法就是出人可以,但不出錢。這樣做的理由是由於連年戰亂,山西票號損失很大,無力投資入股,這個方法不但可以使朝廷不能再向山西票號勒索,而且又能憑藉自己的人員參與,從而把持新成立的戶部銀行。  
同 舟 忠 告(六)
【解說】 由於山西票商的聲譽,做買賣的實力名滿天下,所以朝廷幾乎準備接受山西商人提出的全部條件。正當雙方正在進一步協商時,山西總號拒絕加入的命令傳到京城,山西商人與這次十分難得的機會擦肩而過。 這件事過去不久,李宏齡給平遙總號又寫了一封信,信的內容是勸久居山西中部縣城的總號大掌櫃、票號大股東們出來走一走。 “方今時局,日新一日,情形迥非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