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發酵時間的複雜函式關係。雖然聽完有些失望,不過我還是不死心,我決定發揮MSRA的專長。終於在我滔滔不覺的KPMP 半個小時之後,師傅被拍暈了,決定親自下廚,挑戰自我,製作兩隻20厘米見方,堅固,孔洞均勻的非食用麵包。
第二天,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將兩隻專用麵包迎回了希格瑪,連夜開始資料的捕捉。一切又有希望了。不幸的是,當我隔天早上來到實驗室,熬了一夜的嘉平告訴我,試驗失敗了。大面包經過一夜,還是變形了。我們需要尋找新的方案。
從小津到陶然亭
離SIGGRAPH的Deadline越來越近了,其他的專案都在飛速進展中,有的甚至有了漂亮的Demo。而我們的專案好像還是在原地踏步。雖然模型已經得到了初步的驗證,但是真實材質的捕捉人仍然進展緩慢,卡在了麵包資料的捕捉上。不變形的麵包在哪裡呢?這個問題讓我們頭痛。倍感壓力。因為這是超出我們專業知識的領域,大家真的感覺是無從下手。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麵包記 童欣(2)
一天凌晨,我從希格瑪回到家裡。精神仍在亢奮中。雖然很累,但是仍然睡不著覺。於是將一張DVD扔進了碟機。我會在精神壓力很大的時候用這個辦法幫助自己放鬆入睡。碟是文德斯的記錄片《尋找小津》。迷迷糊糊中,鏡頭從小津的墓地一轉,來到了一個工廠。工廠裡,一些工人正在為各個餐館製作模擬的壽司,蔬菜,水果,每樣都是栩栩如生。看著看著,我忽的一下清醒了。是啊,我們為什麼不做一片這樣的模擬麵包呢?
我不禁有些“柳暗花明”的狂喜。回到希格瑪,忙了一個上午之後,我終於輾轉找到了北京一家制作這些模擬食品的公司。第二天,當我走進這家隱藏在陶然亭一個衚衕裡只有一間房的公司時,看見他們的櫃檯裡,赫然放著假的麵包片。而裡面的貨架上,堆滿了全聚德的盒子和一堆烤鴨。烤鴨全是模擬的,每隻只有三厘米大。和師傅順利地接上頭,談完做麵包“專案”,我馬上坐上計程車往回趕。那天的天格外的好,一路上,北京冬天的陽光暖暖的照在身上,讓我真有些幸福的感覺。
兩個星期後,我們得到了一片模擬麵包。有了備用的資料,試驗暫時可以繼續進行了,大家鬆了一口氣。但是討論了一下,大家感覺模擬麵包的資料畢竟不是來自真實的麵包,說服力不強,而且看上去還是有差別。要做一篇合格的SIGGRAPH論文,就要摒除所有可能的漏洞,並讓結果儘可能的完美。沒有選擇,我們必須捕捉一份來自真實面包的資料。時間緊迫,已是十二月底,大家再次感受到Deadline的壓力。專案再次晴轉多雲。
麵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
我和嘉平再次討論了以前試驗的經驗和教訓,決定仍然選用切片面包。過去的一個月裡,我們也沒閒著,繼續在各個超市搜尋,已經找到了一家切片面包,孔洞尺寸都比較適合,也很均勻。現在的關鍵是如何防止變形。嘉平開始設計了保溼的方案。在麵包下墊上了毛巾。毛巾的另一端浸在水裡。透過虹吸來保持水分。可惜,我們很快發現麵包本身的虹吸不夠。麵包的上表面還是幹了,經過一夜,還是會變形。看來我們沒有別的選擇,只有反其道行之,嘗試事先減少切片面包的水分並儘量保持切片形狀了。我們試了幾種辦法,讓麵包失水,但是效果都不太好。
一天晚上,我忽然想起一個朋友曾經告訴我她用微波爐製作乾花,決定用微波爐試試。第一次試驗以後,發現效果不錯,於是再接再厲。終於,在一袋切片面包壯烈犧牲之後,在一個晚上我找到了最好的生產工藝:將麵包放於平板上(麵包加熱會變軟),兩邊襯上餐巾紙。放入微波爐,中火每次一分鐘。取出換餐巾紙,保證水分能儘快吸掉。重複四到五次後,就可以得到乾的但是不變形的麵包片。
於是,連續幾個晚上,大家都能看到我小心的手捧編了號的麵包片,在廚房的微波爐旁忙著“烹飪”。為了防止加工或候選的麵包片被人吃了,我在廚房裡一直盯著,直到過程完成,把麵包片送到實驗室裡才離開。這樣還不放心,我在每片的旁邊寫上:“試驗樣品,請勿食用”,防止拍攝資料的人餓了吃了他們。不過,大概是因為我們之前的廢品早已經讓大家吃膩了,結果根本沒人碰這些麵包一下!大家開玩笑說,看來我們的麵包片和微軟的軟體一樣,要到版才能成功。
轉眼幾周過去,我們趕在Deadline之前完成了所有的工作,提交了論文。值得慶賀的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