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2頁

海蒂頓了一刻,身後的一眾人都寂靜無聲。

“洛倫佐,我沒有愧對這個姓氏。”

“人們會永遠銘記美第奇,以及佛羅倫薩的紅白鳶尾花。”

她的聲音有些顫抖,手掌也在緩緩地用力。

“我該早些察覺你的病症的……真的很抱歉。”

“如果不是我的過失,也許你現在能見證這一切。”

站在遠處的拉斐爾忽然打了個冷顫,下意識地抬起了手掌。

這是什麼?

他左右看了一眼,意識到有白色的冰晶在隨長風吹落。

列奧納多也愣了一下,伸手去接住那微不可見的細小雪芒。

海蒂抬起頭來,喃喃開口道:“下雪了……”

佛羅倫薩從前下未曾下過雪。

有那麼一刻,她忽然想到了那次告別的時候,他看著窗外的背影。

直到如今,她都不曾踏進過碧提宮半步,如同在保守著某個秘密一樣。

這場小雪猶如一掠而過的細雨,連地面都不曾被沾染半分顏色。

可時間卻來得剛剛好,彷彿又是一場沉默的回應。

女王接過白布,再次擦拭著墓碑,任由長風裹挾著細雪飄拂而過。

“感謝你所贈與我的一切。”她低聲道:“我不會忘記的。”

這個姓氏……將與你的名字一起,成為不滅的存在。

作者有話要說:下一章就是完結章啦,然後之後的更新都是番外。

番外分兩部分:

洛倫佐丨現世番外(大約三章)

達芬奇丨現世番外(大約五章)

走的是不同的劇情線,而且都是he。

請不吃沉船cp的仙女們看標題謹慎購買!!

請不吃沉船cp的仙女們看標題謹慎購買!!

請不吃沉船cp的仙女們看標題謹慎購買!!

但願不要出現因為買錯就刷負三連的情況(可憐可憐這個弱小無助又能吃的作者吧)

……下一章我再強調一遍(掩面

-----------------------

另外佛羅倫薩其實是會下雪的,只是頻率很少而且降雪量小。

之前好像看過啥七十年一遇的大雪之類的報道,這裡就權當是洛倫佐在擁抱她了。

是代表寬恕與釋然的擁抱。

-----------------------

最後的晚餐の科普

來源:百度百科

《最後的晚餐》是義大利藝術家列奧納多·達·芬奇所創作,以《聖經》中耶穌跟十二門徒共進最後一次晚餐為題材。畫面中人物的驚恐、憤怒、懷疑、剖白等神態,以及手勢、眼神和行為,都刻畫得精細入微,惟妙惟肖,是所有以此題材創作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收藏於義大利米蘭聖瑪利亞感恩教堂。

內容背景

《最後的晚餐》取材於《新約聖經》,據《新約聖經·馬可福音》記載:耶穌最後一次到耶路撒冷去過逾越節,猶太教祭司長陰謀在夜間逮捕他,但苦於無人帶路。正在這時,耶穌的門徒猶大向猶太教祭司長告密說:“我把他交給你們,你們願意給我多少錢?”猶太教祭司長就給了猶大30塊錢。於是,猶大跟祭司長約好:他親吻的那個人就是耶穌。逾越節那天,耶穌跟12個門徒坐在一起,共進最後一次晚餐,他憂鬱地對12個門徒說:“我實話告訴你們,你們中有一個人要出賣我了!”12個門徒聞言後,或震驚、或憤怒、或激動、或緊張。《最後的晚餐》表現的就是這一時刻的緊張場面。 [1]

構圖佈局

《最後的晚餐》寬420厘米,長910厘米 [2] 。達·芬奇不僅在繪畫技藝上力求創新,在畫面的佈局上也別具新意。一直以來,畫面佈局都是耶穌弟子們坐成一排,耶穌獨坐一端。達·芬奇卻讓十二門徒分坐於耶穌兩邊,耶穌孤寂地坐在中間,他的臉被身後明亮的窗戶映照,顯得莊嚴肅穆。背景強烈的對比讓人們把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於耶穌身上。耶穌旁邊那些躁動的弟子們,每個人的面部表情、眼神、動作各不相同。尤其是慌亂的猶大,手肘碰倒了鹽瓶,身體後仰,滿臉的驚恐與不安。

----------------------

我是恐怖故事的分界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