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義就行了。孟子便把仁義之道說了一通,叫梁惠王但行仁義就夠了。梁惠王哪裡聽得進這些東西?便以為孟子迂闊。

好在最後發言的是歷史。受到萬世尊崇的並不是鄒衍,也不是蘇秦,而是曾經落寞不堪的孟子。現世浮華與萬世尊榮總是絞不到一起去,這似乎是條教人無奈的歷史邏輯。現世總是勢利的,只能讓聖賢們備受苦難,正如唐玄宗感嘆的:“夫子何為者?棲棲一代中。”

孔子也罷,孟子也罷,他們不論生逢何世,命運永遠不會好的。因為現實中的人們永遠都是短視的。孔子的弟子子貢懂得經營之道,賺了不少錢,就連孔子晚年的生活也是靠他賙濟。於是就有人拍馬屁,說子貢的學問比老師的還要好。好在子貢畢竟是孔子高足,太瞭解自己的老師了,就對人說:你們哪裡知道,我好比小門小戶的房子,院牆太矮,人們一眼就可以看清裡面的家當,所以你們說我了不起,而我的老師,就像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宮牆太高,人們不知道里面是如何的豪華高貴,而且你圍著宮牆繞一圈,連門都找不到。我怎麼可以同我的老師比呢?

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