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閣,俗諺:“爬爬城,不腰疼。”山

東黃縣(今龍口市)婦女走百病必須過西關的月牙橋。山東莒縣農村男女老少這天都要到野外走一走,謂之“走老貌”,據說每年走一次可以青春常駐,永不衰老。山東鄄城的人們一大早就到村外散步,甚至騎上牛、馬、驢、騾在大路上奔跑,謂之“跑百令”,諺曰:“跑一跑,不見老”,類同走老貌。有的地方人們登高遠眺,有的去林墓前灸翁仲,也有的人在家灸衣帶,謂之“灸百病”。山東濰縣(今濰城區)的走百病最有特色。民國修《濰縣誌稿》中有一首《濰縣竹枝詞》說:“新正節始過元宵,結隊城頭跑老貓,為乞一年百無病,艾香爭把石人燒。”

為何說正月不能剃頭?

“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就是說在夏曆正月裡,任憑男孩毛髮瘋長,卻絲毫不能侵犯,否則對舅舅不利。直至夏曆二月初二,男孩才有了剃頭的自由。這是怎麼回事呢?

民國二十四年版的《掖縣誌》卷二《風俗》揭出了習俗的謎底:“聞諸鄉老談前清下剃髮之詔於順治四年正月實行,明朝體制一變,民間以剃髮之故思及舊君,故曰‘思舊’。相沿既久,遂誤作‘死舅’。”正月不剃頭,原是“思舊”。正月一個月不剃頭,以緬懷傳統。原來是把“思舊”當成了“死舅”的緣故啊!

後來人們發現,清朝實行剃髮令是在順治二年的六月份而非一月,但是這並沒有影響到這則諺語和習俗的流傳。

二月二人們為什麼愛爆玉米花?

相傳,武則天當了皇帝,因觸怒天威,玉帝便下令三年內不許向人間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龍不忍百姓受災捱餓,偷偷降了一場大雨,玉帝得知後,將司掌天河的玉龍打下天宮,壓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還立了一塊碑,上寫道:龍王降雨犯天規,當受人間千秋罪。要想重登靈霄閣,除非金豆開花時。

人們為了拯救龍王,到處尋找開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這一天,人們正在翻曬金黃的玉米種子,猛然想起,這玉米就像金豆,炒開了花,不就是金豆開花嗎?於是家家戶戶爆玉米花,並在院裡設案焚香,供上“開花的金豆”,專讓龍王和玉帝看見。龍王知道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聲向玉帝喊道:“金豆開花了,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間家家戶戶院裡金豆花開放,只好傳諭,詔龍王回到天庭,繼續給人間興雲佈雨。

第二篇 民間風俗(11)

從此以後,民間形成了凡俗,每到二月初二這一天,人們就爆玉米花,當然也有很多炒豆的。

在端午節掛“艾虎”,為什麼?

五月端午節的上午,要在房門特別是有新生兒的房門上掛“艾虎”。艾虎或以艾編剪而成,或剪綵為虎,粘以艾葉,佩戴於髮際身畔。“艾虎”用兩個空雞蛋殼粘在一起,蛋殼上粘些毛髮,畫成虎形,用線繫著,下邊再系一串用彩紙剪成的“五毒”形象,象徵五毒踩在虎的腳下;或用一個獨頭蒜系以彩色線,下掛一串“五毒”,叫“蒜艾虎”;或用剛收割的新麥秸編成古代武士用的六角金瓜形,下垂七縷彩穗,叫“麥秸艾虎”。這些艾虎掛在房門上,既是節日點綴,又能辟邪。

“艾虎”也被作為裝飾品。我國古代視虎為神獸,認為可以鎮祟辟邪、保佑安寧。《風俗通》雲:“虎者陽物,百獸之長也。能噬食鬼魅……亦辟惡。”故民間多取虎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節的艾虎為最具特色。端午節飾戴艾虎的風習已經有千年以上的歷史了。

端午節習俗的由來

據傳說,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後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粽子於水中,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你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嗎?

中秋節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農曆八月十五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為“仲秋”。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