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護士已經上了呼吸機……我……我在這裡,一切聽你指揮。”
李波並不知道說什麼好,只是低聲說道,“方院長不要過分自責,無論如何,這也不該是你負主要責任。以後的事情,我們共同面對。”
才往裡走,剛進樓道,就見樓道里竟已經一張一張擺了5個輪床,方院長搖頭,“沒辦法,病人湧進來……我們知道條件不行,可是,怎能見死不救……”
李波心裡也是打了個突,但只能平靜道,“我們一回商量,怎麼把確定沒有感染的所有因各種急症送來的病人,只要情況穩定的,就聯絡其他醫院轉出去………至少我們9所醫科大的醫院,應該可以協助。他們也會暫時設定隔離觀察。另外確診感染的和高度疑似的,要分開,高度疑似和觀察的,要分開……”李波說著,跟方院長一起往裡走,沿路,那些正在忙碌的醫生護士,都站定了回頭看著他們,有個年輕護士哭了出來,喃喃道,“上面終於派人支援我們了。我以為我們會一直在這裡最終都死掉……”
這小護士一哭,彷彿傳染般地,許多醫生護士甚至家屬都先後哭了起來。不斷有人說,“你們來陪我們了?是上級下的死任務嗎?”李波皺眉,一把拉下自己防護得嚴實的,擋住了所有五官的口罩眼罩,微微抬了抬手,帶著笑容道,
“各位同仁,我們是來支援大家工作的,不是來送死的。如果不是有信心跟大家一起共度難關,而是相信這裡是個死地,上面有什麼死命令,能讓我們來送死?”他環視周圍,見哭聲漸止,繼續朗聲道,“十分感謝你們,和那些……現在被颶風疾病折磨的同仁。是你們為我們爭取了時間,有了更好準備,有了防護的意識,甚至經驗,這是你們的汗水,健康,甚至……生命換來的。如今我們卻有信心,”他再重複,“是決不放棄一個地給已經患病的患者治療,是把我們已經討論得到,有一定信心的防護措施,在此實施,是跟你們一起好好地走到陽光下去。各位同仁,我們不是來犧牲的,是來工作的,我自己的一對龍鳳胎還在他們媽媽肚子裡,沒有見到,當然沒有什麼上級的死命令能讓我來送死,讓我們一起,不管來 自'霸*氣*書*庫'哪個醫院,不管家鄉在哪裡,從什麼醫學院畢業,從今天起,到我們可以脫下防護服的那天,我們不止是同事,而是戰友,是互相誰也不能放棄的姐妹兄弟。”
李波說罷,也沒停留,繼續一邊走一邊和方院長一起低聲交流從昨晚到今天的新情況,自己帶來的專家,以及詢問方院長如今急救中心工作人員狀況,如何安排工作時間,最優搭配,他們在院長室開了個20分鐘的會,這時候第二第三教學醫院和第六附屬醫院的隊伍也到了,李波與方院長商定由最先到達的4家醫院的大夫最先第一批匯入一線工作的隊伍,而後一批在醫院相對無汙染的地區利用頭三天強化學習所有急救中心病例以及以如今的病例與9所醫院的專家,傳染病院專家交流……三天後再替換一次,由這4家醫院的醫護人員全面代替急救中心一直在奮戰的醫護人員,讓他們徹底休息2…3天,而三天前主做研究學習交流的後隊補充上去,由前隊帶領熟悉一線病人護理,之後以1周為週期,滾動式地交替,當然,計劃10天到2周之後,會讓一部分人回自己醫院,另一些同事替換過來,一方面經驗交流,一方面保證不會過分疲勞操作。這個情況根據9所醫院自己承擔颶風病例的具體情況再定。
很快4所醫院的近50名醫護人員都已經著防護服陸續進入一線,李波與方院長和兩位第二醫院流行病專家,以及急救中心的後勤主任,商議劃分重汙染區,努力藤空最重汙染區,並用傳染病院建議的消毒液消毒。
這時醫院的清潔人員也嚴重減員,而消毒工作繁重,李波衝方院長笑道,“咱們的專業現在還不到去一線的時候,不能跟專業的比。我看我們就充當清潔人員,去做體力活消毒重汙染區好了。”
………
醫科大學各附屬醫院醫務人員到達急救中心的當天,正是急救中心出現第一例颶風病例的第十天,到這一天止,已經有54位急救中心醫護人員病倒,其中有31例已經確診為颶風病例,大部分已經轉到傳染病院,三天前第一傳染病院表示暫時實在已經沒有床位接收更多病人,於是8位確診感染颶風的急救中心醫護人員和21位確診感染颶風的其他患者,留在急救中心治療。另有40多名包括了醫護人員在內的疑似患者,20多名排除了颶風病例可能,但是高熱,存在嚴重的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20多名因為車禍,或者其他與呼吸系統疾病無關的突發重症收入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