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正說著,玄武門城樓上走下來一名穿著緋色武官袍的年輕人。遠遠就親熱的向上官婉兒打招呼:“上官司薄光臨,末將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劉冕仰頭一看……一個頂不錯的白麵小帥哥——不是明是誰?
明臉上掛著勝利者地微笑,非常有禮貌地向劉冕抱拳向禮:“原來劉大將軍也在。末將失敬了。”
劉冕不動聲色瞟了他一眼:“免禮。”
明調出千牛衛之後,被他的好舅舅、左監門衛大將軍雷仁智調任為監門衛中郎將。專門把守皇宮地幾個大門。官位雖小,職責卻很大。皇宮禁內的大門。一直都是很受重視地軍事要塞。能在這裡守門的,都是挺受皇帝信任的將軍。歷來諸多政變、宮變,都與皇宮城門有著莫大地干係。最有名的,當然就是李世民當年的玄武門之變了。當時駐守玄武門地將軍常何本是個不起眼的小人物,可是他地表現卻直接影響了整場政變的勝負,乃至於影響到這一段著名的歷史。
監門將軍的職責之重由此可見一斑。只不過相比之下,身為皇帝近身衛率的千牛衛,則更加吃香。因此哪怕是同職輩的大將軍遇到一起。監門衛的大將軍也要對千牛衛的大將軍客客氣氣。就不用說明這樣小小地四品郎將了。
但是。現在這明卻明顯有點盛氣凌人地架式,並沒有表現出應有的恭敬和低順。
劉冕心裡一直對這個繡花枕頭、紈絝子弟很看不上眼。此時又見他與上官婉兒如此親暱。心中不由更加惱火。
上官婉兒彷彿看穿了劉冕地心思,非但沒有照顧他的情緒,反而對明笑臉相迎:“明將軍披上將袍好不風流。宮中詩會,下官特來相邀,不知將軍有意前來參加?”
明面露喜色:“司薄盛情,末將安敢不從?請吧!”
二人竟視劉冕如無物!
劉冕心中暗怒,但馬上又鎮定了下來:好呀你上官婉兒,這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身嗎?反對我灌起醋來……我偏偏不驚不惱,隨你玩玩!
二人一起對劉冕略施一禮:“大將軍,我等告辭!”
“等等。”劉冕出聲一喚,“本將今日也曾得閒。如不介意,本將也想來觀瞻一下你們的詩會。誠然本將不懂詩書風流,但從旁傾聽也未嘗不能受益。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上官婉兒微然吃驚,但馬上鎮定道:“悉聽尊便——明將軍,請!”
“司薄,請。”明有點洋洋得意,熱情的走在上官婉兒身邊,還刻意將劉冕擋在了一側。
劉冕深呼吸一口,不急不惱的跟著他們,朝前徐步而行。一路上上官婉兒刻意笑語生歡的和明聊得投機,明自然也異常熱情的迎奉恭維。劉冕則是一言不發,臉上掛著莫須有的微笑,不急不忙。
沒多久,三人就來到了離玄武門不遠的翔龍院。原來已經有一些人在此等候了,全是些知名的宮中大學士或是鴻儒詩人。竟連武三思也在此例。
劉冕這個著名莽夫的出現,多少讓眾人有點意外。他倒是安然自在寵辱不驚,一一與眾人寒暄招呼。心中暗道:人不要臉則無敵!在宮裡混,臉皮要夠厚。詩辭雖不是我的強項,但惹惱了我、我……我就剽竊!
第四卷 天命神器 第242章 別逼老子想標題
宮中的詩會,能參加的可都不是普通人。劉冕初時還以為只是個普通的私人派對,現在他有點後悔摸不清門道就趕著來了。
坐於上首的除了喜歡附庸風雅吟風弄月的武三思,還有幾個大名角兒。其中比較有名的就是範履冰、元萬頃、劉之。這三人現今都是四品高官,武則天提拔起來的北門學士智囊團的核心人物。
北門學士,就是早年二聖臨時時期,武則天選拔的一批有才華的學士,對外宣稱是幫助武皇后編撰書籍。這些人也不辱使命,先後編撰了《列女傳》、《臣軌》、《官僚新誡》、《樂書》、《少陽正範》等等鼎鼎有名盛傳天下的書籍,為武則天在仕人學子當中贏得了極佳的口碑和聲望。
實際上,北門學士名為幫助武氏編書,實則就是武氏最親密的智囊團。武則天逐漸掌權之後,將許多的朝廷政務交給北門學士來辦,漸漸的提拔起來予以重用。再加上他們是武則天的親密心腹,因此許多本該由宰相來辦的事情,反而由北門學士給攬了過來。
因此,這些人雖然目前官職並不顯赫,實際上卻是袖藏乾坤暗有玄機,能夠對朝堂產生莫大的影響力。由於他們最初是從皇城北面玄武門入宮(南門宰相專用),因此才被人稱為“北門學士”。
劉冕大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