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蔣介石接受
中共加入多黨政府,他多次把中共比做美國的共和黨——二者都是反對黨,
都在尋求在國家政治生活中起更大的作用。
11 月初,赫爾利對延安作了一次出乎意料的訪問,這導致了共同起草五
點建議。這項建議草案在語言上——部分靈感來自他對葛底斯堡演說的愛好
——比中共過去接受過的任何東西都更概括。但是當赫爾和帶著他自己已籤
字的這個檔案回到重慶時,蔣介石拒絕考慮它。於是赫爾利實質上改變了他
的立場,並且拒絕對他幫助起草的五點建議承擔責任。中共對史迪威被召回
的失望加深了對赫爾利和美國的幻滅。
不管怎樣,中國兩黨的政治立場已經相當清楚了。簡言之,國民黨人堅
持共產黨應將自己置於中國政府的行政和軍事權力之下,作為討論革新和改
組的先決條件。既然國民黨就是中國政府,它不可能與中共進行比林肯與傑
斐遜?戴維斯協商美國分治更進一步的平等協商。共產黨的立場是國民黨立
場的鏡中映像:必須以令人滿意的政治和軍事改革作為參加重建的政府的先
決條件。中共認為自己在政治上與國民黨是平等的,而在品德上則優於國民
黨,並且也不想把自己掌握的地區和武裝力量交給他人控制。號召建立“聯
合政府”是 1944 年 9 月中首先由中共宣佈的。此後,直到抗戰結束後很久,
聯合政府始終是中共的談判立場和宣傳運動的中心,就像中共在改善它在根
據地的政治和軍事地位時心裡想著內戰一樣。
① 赫爾利顯然只接受羅斯福的口頭指示,而且從開始就不受他頗藐視的國務院 的約束行事。他後來聲稱他
的使命是防止國民黨崩潰,支援蔣介石,協調蔣介 石和美軍司令官之間的關係,防止經濟崩潰,為打敗日
本而統一中國一切軍事 力量,以及促進中國內部團結。見以下第 13 章。
看到史迪威被召回國和赫爾利前後矛盾的跡象,中共領導顯然放棄了被
美國承認在中國政治舞臺上與國民黨相互平等的可能性。到 1944 年晚些時
候,周恩來拒絕返回重慶——這清楚表明中共認為與國民黨談判是徒勞的。
1945 年 1 月,他對重慶的短暫訪問肯定了僵局已發展到比過去更嚴重的地
步。
然而,甚至那個時候中共也沒有完全放棄從美國獲得軍事援助的希望。
曾經反覆討論美軍在華北登陸作為進攻九州(暫定於 1945 年 10 月)的一個
步驟。共產黨人向魏德邁通報了山東半島南北沿海根據地的位置。從 1944
年 10 月到 12 月,關於美國和中共採取相當大規模的聯合軍事行動的可能性
的零星討論接著發生——顯然赫爾利不知道。雙方用過分的語言交談。美國
上校們暗示供應 25000 名以下游擊隊的全部裝備不成問題,毛曾一度表示訪
問華盛頓的願望,並願讓美國軍官指揮其軍隊:“任何時候,不論是現在或
將來,我們都樂於以感激的心情接受你們的幫助。我們會在美國將軍的指揮
下全力戰鬥而不附帶任何限制條件……如果你們在中國沿海登陸,我們會在
那裡迎接你們,並置於你們的指揮之下。”①
當赫爾利聽到這些非正式會談後,他立即終止了這種會談,並要求全面
調查。他覺得魏德邁的參謀部和他自己的使館人員破壞了他本人在政治解決
方面所做的努力。到 1945 年 2 月,當赫爾利與魏德邁返回華盛頓參與與雅爾
塔會議有關的磋商時,中共顯然已不再對美國的承認和支援抱任何希望。至
少在當時,國共談判也停止了。
第七次代表大會
在組織方面,戰爭最後階段的最大事件是久已宣佈但長期推遲的中國共
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這是自 1928 年在莫斯科召開六大的黑暗年
代以來首次這樣的盛會。如我們已注意到的那樣,召集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的計劃早在 1938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