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 陶英惠:《蔡元培與北京大學(1917—1923)》,第 296—297 頁,和蔡元培任北京 大學校長時的自述,
同上書,第 276 頁。
① 羅家倫:《逝者如斯集》,第 57、64—65 頁。
② 張伯苓:《四十年南開學校之回顧》,載王文田等:《張伯苓與南開》,第 83 頁。 《中華民國傳記詞
典》,第 1 卷,第 101 頁。
體生活和活動而出現的渙散,自私自利。張後來在南開制度中所訂的綜合教
育計劃,就是為適應中國在這五個方面的需要而設計的。①
張伯苓漫長的教育歷程,開始於謙遜地擔任嚴修——一位傑出的天津紳
士,與蔡元培一樣也是一位思想進步的翰林——孩子的家庭教師。張也曾在
天津另一位著名紳士王益孫家任教。在這兩個關係的基礎上,張伯苓得以建
立他的第一所學校。1904 年,嚴、王二人聯合資助建立一所中學和一所師範
學校。第一屆師範學校學生畢業於 1906 年,第一屆中學學生畢業於 1908 年。
雖然當地士紳子弟大量出現在第一批學生中——韓、嚴、陶、卞和鄭等姓在
最初的學生名冊中都很突出——但學校的新課程很快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前
來註冊。1908 年當地第三個捐助人鄭菊如慷慨地捐獻了土地,而嚴修又再度
捐款,學校得以遷入“南開窪”的永久校舍,南開學校因此得名。②
清末政治動盪,然而張伯苓思想專一,不允許他和他的學校捲入革命活
動。他集中精力進一步發展學校。1917—1918 年張在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
學習一年後,得到嚴修和範源濂的贊助,他們支援他辦大學的計劃。透過發
動他與天津上層社會(如嚴家和鄭家)和國內知識界(範源濂是前任教育總
長,蔡元培的密友)的關係,還有與國際教育團體(張於 1909 年皈依基督教,
並與基督教青年會建立聯絡)的關係,他籌集了足夠的資金,得以建造南開
大學的第一座校舍。第一批四十餘名新生於 1919 年秋入學。③南開大學開設
了三科:文科、理科和商科。第一屆學生於 1923 年畢業後,南開大學遷入八
裡臺的更為寬暢的校園直至今日。當南開大學遷到這處郊外的校園時,一座
新的科學大樓同時啟用,這是一位私人捐助者的另一件禮物。①
張伯苓曾幾度赴美考察高等教育制度和籌集資金。1928—1929 年出訪歸
來後,他將南開大學改組為三個學院:文學院由政治、歷史和經濟三系組成;
理學院設數學、物理、化學和生物四系;而商學院包括財務管理、銀行、統
計和商業四系。②
張伯苓的雙重文化的業績是來自天津上層社會、留學歸國教育家的國內
知識界和國際(特別是英美)教育團體的支援的結合。其他教育活動家的成
就儘管不那麼著稱,但可相提並論。例如,另一所私立大學——上海復旦大
學,是由一所天主教學校的退學生於 1905 年建立的一所學校發展起來的;這
所天主教學校便是震旦大學。在這些發展中一位感人的人物是天主教徒馬良
(馬相伯,1840—1939 年,見後)。還有另一所私立學校廈門大學是華僑實
業家和慈善家陳嘉庚於 1921 年建立的,他已經成為新加坡橡膠、菠蘿和海運
業的百萬富翁。從 1921 年到 1937 年,廈門大學在第一任校長林文慶的主持
下發展起來。林文慶是一位頗具天賦的新加坡醫生,在愛丁堡獲得醫學學位,
並且也成為一位古典學者和記者。③中國私人贊助教育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
值得進一步研究,更不用說近代海外華人對教育的影響了。廈門確實曾經是
① 胡適:《教育家張伯苓》,載卜凱等:《有另一箇中國》,第 10 頁。
② 王文田等:《張伯苓與南開》,第 7 — 9 頁。南開學校師範班在 1906 年停辦,所以 只有一屆師範畢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