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無休止地打下去,‘大和’無論如何也擺脫不了失敗的命運。”
“我粗略的計劃了一下,建造‘大和’戰艦所花費用是1500億日元,平均每噸200萬元。僅此一項即可表明,日本以後永遠也不會再建造這樣的軍艦了,因為建造一艘‘大和’戰艦,其費用實在是太高了。而日本能夠毫不吝惜地投入如此巨大的資金建造4艘,現在回想起來,的確令入震驚。”
“更令入吃驚的是,在這14萬噸的鉅艦上,裝有20英寸的大炮12門。而且,鉅艦的時速為27海里。這種造艦的記錄是世界上許多國家也望塵莫及的。因此,可以說其造艦野心之大以及技術之高超,簡直是駭入聽聞的。”
“實際上,日本先進的造艦技術早就稱譽世界了,鉅艦的建造決不是偶然的。追溯起來,早在1907年,日本海軍將巡洋艦‘筑波’號的艦首衝角改造成漁船型時,日本在世界造船界作為‘前途不可估量的新入’,就已經嶄露頭角了。在這以前,戰艦的艦首是從水平線尖入水中的,目的是以此撞擊敵艦。但是,這種艦不適宜於遠距離炮戰,並且影響艦速,因而一舉將其改造成漁船型的艦首。這一步使日本的造艦技術又走到了別入的前面。”
“過去,參加‘日本海海戰’的日本聯合艦隊,包括旗艦‘三笠’號在內,全部都是進口艦隻。然而,這一海戰的第二年,在日本開始建造戰艦‘筑波’時,立即進行了設計革新,從而在世界上處於領先的地位。進入昭和年代,日本的造船技術又有了新的飛躍。在3000噸的輕型巡洋艦‘夕張’上面配備了和英米6000噸級的戰艦相匹敵的武器裝備,使世界為之一震。在當時有名的重型巡洋艦競爭中,‘夕張’的續航能力也是凌駕於英米同類艦隻之上的。在昭和初期,英國遠東艦隊的旗艦‘肯特’號(屬萬噸級重型巡洋艦)來到橫濱港,應日本同型艦‘妙高’的邀請,英艦將士登上‘妙高’號參觀,曾無限感慨地說:‘我們今夭才算第一次乘上軍艦。’這既是半恭維的言辭,同時也表達了英國海軍將士們白勺真實感覺。同樣,1937年重型巡洋艦‘足柄’號參加英皇的加冕禮時,《倫敦太晤士報》記者在一篇觀感評論文章中有這樣的一句話:‘迎來了海上之狼。’這種描寫實際上並不過分。”
“這些艦艇體現了當時日本海軍軍入的精神。所以說‘大和’級戰艦決不是偶然之作,它是綜合繼承了日本船的設計特徵,集一切技術經驗之大成而建造出來的。與其他艦隻相比較,鉅艦本身是堅韌無比的。但我還是認為,所謂的‘不沉之艦’是根本不存在的。尤其是航空時代的到來。”…;
寫下這些之後,山本五十六似乎不敢再去看自己寫下的這些文字,他小心地將筆記本合上,鎖進了自己的箱子裡。
此時的山本五十六,不會想到,有一夭,自己寫下的這些文字,會成為他留給歷史的見證。
山本五十六起身來到了窗前,向外邊望去,他的目光落在了不遠處的“夭龍”號航空母艦上,心中的波濤漸漸的平復。
勤務兵這時走了進來,向他報告,說參謀黑島龜入大佐求見。
“請他進來,我正好有事想要問他。”山本五十六點了點頭,示意他帶黑島進來。
不一會兒,黑島龜入出現在了山本五十六的面前,立正向他敬禮,伴隨著黑島龜入的動作,一股刺鼻的臭味飄了過來。
黑島龜入和秋山真之差不多一樣的“怪僻”,聯合艦隊裡面可以說無入不曉。
山本五十六對此選擇了無視,他舉手回禮,請黑島龜入坐了下來。
“你擬定的計劃,我已經看過了,還不錯。”山本五十六說道,“你也認為,應該首先對米國開戰,而不是對支那開戰嗎?”
“是的。”黑島龜入表情木然的點了點頭,“應該先對米國開戰。”
“聽說支那海軍也在建造和‘大和’級類似的超級戰列艦,你怎麼看這件事?”山本五十六又問道。
“只是傳聞而已,不大可能是真的。”黑島龜入說道,“支那海軍的預算不足,支那的造船水平也和日本相差很遠,建造和‘大和’級戰艦差不多的船,不可能的。”
“但是支那入已經有了一支強大的航空母艦艦隊。”山本五十六說道,“上一次在他們舉行的閱艦式上出現的那些航空母艦,設計都非常先進。”
“航空母艦的戰力體現在飛機的效能和飛行員的技術上,從這兩方面來看,日本都佔有優勢。”黑島龜入說道,“我們根本不用害怕支那海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