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3部分

,義大利和德國之間的政治聯絡遠比歷史上緊密。

而且此時的德國比歷史上發展更迅速,經濟實力更強,義大利和德國之間的經濟聯絡更加緊密,而且德國可是產煤大國,現在兩國又是鄰國,進口煤炭你有必要去找英國人?德國也巴不得自己的煤炭可以出口,現在義大利的煤炭有40%以上來自德國,這個佔比還在逐年增高,英國人正在漸漸的被德國人擠出義大利市場。

有著如此良好的基礎,約亨要是再讓義大利人從自己的手心裡跑掉那也就乾脆不要混了。

此時的義大利雖然號稱歐洲列強,世界海軍第六,但是真正把他當回事的人還是不多。作為歐洲國家,在那個遠東腐朽的大清國身上吃過虧,在非洲阿比西尼亞土著身上吃過虧,這樣的“列強”還真沒幾個人能看得起。

就連俾斯麥當年在簽訂三國同盟條約的時候對於義大利人的無能都給了這樣的評價:“她能拍幾個號兵站在阿爾卑斯山上打著旗幟吹吹衝鋒號,讓法國人多少感到一點神經緊張就不錯了。”

也正是因為此,三國同盟條約裡義大利人所承擔的義務簡直少得可憐,基本上義務都是德國和奧匈的。

義大利被人進攻了,德奧就需要全力援助,但是德國或者奧匈被人進攻,義大利援助與否還要看物件,英國人進攻德國或者奧匈,義大利可以保持中立,俄國進攻奧匈,義大利可以保持中立。德奧先宣戰,義大利可以保持中立。

這樣的同盟要你何用啊?完全靠不住啊!

所以約亨決定重新修訂同盟條約,既然奧匈已經不存在了,三國同盟可能要面對的國際形勢和安全環境自然也不相同,那麼義大利所要履行的義務自然也不相同了。而且現在義大利也不是當年的義大利了,你義大利好歹也已經是歐洲列強,自然需要承擔更多的同盟責任。

總之不管怎麼說,義大利別想再在德國身陷戰爭的時候置身事外保持中立,然後待價而沽。第一時間把你拖下水,然後你就只能一條道走到黑,這就是約亨要做的。

當然這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過只要利益足夠,這並非什麼難事。

空頭支票誰都能開,協約國能對義大利許諾將奧匈南部的特蘭提諾、南蒂羅爾、達爾馬提亞三塊區域、亞得里亞海部分島嶼以及部分東地中海權益轉讓給義大利作為拉攏義大利的籌碼。德國自然也能開出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甚至科西嘉島等等利益讓義大利人對法國宣戰。(未完待續)

ps:昨天的一章波黑和波西米亞搞混在一起了,已經修改

第253章 比歷史稍微美好了一些的人生

日俄之間戰爭的腳步越來越近,不過日本人的磨刀霍霍和俄國人的懵懂不覺對歐洲的局勢沒有絲毫影響。在平靜的表象下勾心鬥角、拉幫結派才是歐洲政治的主旋律。

自從奧地利併入德意志帝國之後,維也納就不再是歐洲的政治中心之一了,身為奧地利女王的瑪麗常住柏林,只有在冬天的時候會和丈夫一起到維也納度假。

伊麗莎白皇后躲過了那場無政府主義者臨時起意的刺殺,而弗朗茨?約瑟夫一世陛下自從卸下了重擔之後,也一直陪伴在伊麗莎白皇后的身邊來彌補冷淡多年的夫妻感情,順著妻子的性子陪她在外旅行。皇后殿下雖然有時還是對丈夫不冷不熱的,但是兩人的晚年生活過的還是相當輕鬆和諧。

也因此美泉宮現在更像是德意志皇室的度假行宮,而非奧地利王國的王宮。不過今天美泉宮張燈結綵,觥籌交錯。男性貴族們齊聚一堂,高談闊論,女性貴族們則打扮華麗,爭奇鬥豔,這一刻,彷彿維也納又重新回到了從前輝煌的奧地利帝國時代。

雖然以往約亨和瑪麗回維也納度假,也會舉辦宴會舞會,但是也沒有像今天這麼隆重和盛大。

之所以今天如此熱鬧,原因是在約亨的邀請下,義大利國王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陛下,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王國國王弗朗茨?斐迪南一世陛下一同駕臨維也納,進行友好訪問。為了迎接兩位國王陛下,在美泉宮舉辦了盛大的宴會。

“很久沒有回到這裡了,今天故地重遊,感覺怎麼樣?”約亨對這斐迪南一世說到。

“10年了,10年後第一次回到。感覺就像一場夢一樣,時間過得真快,維也納還是如此的美麗。但是卻讓我感覺又如此的陌生。”斐迪南一世略微有些惆悵的說到。

“你是瑪麗的兄長,路德維希大公的兒子。就算你不再是奧匈帝國的皇儲,奧地利王國的大公,回維也納也不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