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子夏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鄭玄注云:“小道,如今諸子書也。泥謂滯陷不通。”此邕以為孔子之言,當別有所據也。
六事:墨綬長吏,職典理人,'一'皆當以惠利為績,日月為勞。曪責之科,所宜分明。而今在任無復能省,及其還者,多召拜議郎﹑郎中。若器用優美,不宜處之冗散。如有釁故,自當極其刑誅。豈有伏罪懼考,反求遷轉,更相放暛,臧否無章?先帝舊典,未嘗有此。可皆斷絕,以核真偽。
注'一'漢官儀曰“秩六百石,銅章墨綬”也。
七事:伏見前一切以宣陵孝子*(者)*為太子舍人。臣聞孝文皇帝制喪服三十六日,雖繼體之君,父子至親,公卿列臣,受恩之重,皆屈情從制,不敢踰越。
今虛偽小人,本非骨肉,既無幸私之恩,又無祿仕之實,惻隱思慕,情何緣生?
而髃聚山陵,假名稱孝,行不隱心,義無所依,至有奸軌之人,通容其中。*(恆)**'桓'*思皇后祖載之時,'一'東郡有盜人妻者亡在孝中,本縣追捕,乃伏其辜。虛偽雜穢,難得勝言。
又前至得拜,後輩被遺;或經年陵次,以暫歸見漏;或以人自代,亦蒙寵榮。
爭訟怨恨,兇兇道路。太子官屬,宜搜選令德,豈有但取丘墓兇醜之人?其為不祥,莫與大焉。宜遣歸田裡,以明詐偽。
注'一'周禮曰:“喪祝掌大喪,及祖飾棺*(及)**'乃'*載,遂御之。”鄭玄注云:
“祖謂將葬祖祭於庭,載謂升柩於車也。”
書奏,帝乃親迎氣北郊,及行辟雍之禮。又詔宣陵孝子為舍人者,悉改為丞尉焉。光和元年,遂置鴻都門學,畫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其諸生皆□州郡三公舉用辟召,或出為刺史﹑太守,入為尚書﹑侍中,乃有封侯賜爵者,士君子皆恥與為列焉。
時妖異數見,人相驚擾。其年七月,詔召邕與光祿大夫楊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