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4部分

“紀季以酅入於齊”。地道紀有羌頭山。

注'八'左傳襄六年圍棠,杜預曰棠國也。

注'九'故夷國。左傳隱元年紀伐夷。

注'一0'地道記曰:“*'奚'*養澤在西,幽州藪。有萊山,萊王祠。”

Ua**東萊郡***

高帝置。雒陽三千一百二十八里。*十三城,戶十萬四千二百九十七,口四十八萬四千三百九十三。

Ub**黃**'一'**牟平***

*惤**侯國。'二'**曲成**侯國。'三'**掖**侯國。有過鄉。'四'**當利**侯國。**東牟**侯國。**昌陽***

*盧鄉***

*長廣**故屬琅邪。**黔陬**侯國,故屬琅邪。有介亭。'五'**葛盧**有尤涉亭。**不***

(期)***

*'其'***

侯國,故屬琅邪。'六'

注'一'地道記曰:“縣東二百三十里至海中,連岑有土道,秦始皇登此山,列二碑,東二百三十里有始皇﹑漢武帝二碑。”

注'二'地道記曰有百枝萊君祠。三齊記曰:“南有蹲犬山,山似犬蹲,有神,劉寵出西都,經此山,山犬吠之,寵曰‘山神謂我人也’。”

注'三'前書禱萬里沙,在縣。

注'四'故過國。

注'五'左傳襄二十四年“伐莒,侵介根”,杜預曰縣東北計基城。號介國。

注'六'三齊記曰:“鄭玄教授不*(期)**'其'*山,山下生草大如□,葉長一尺餘,堅刃異常,土人名曰康成書帶。”

Ua**齊國***

秦置。雒陽東千八百里。*六城,戶六萬四千四百一十五,口四十九萬一千七百六十五。 Ub**臨鰑**本齊,刺史治。'一'**西安**有棘裡亭。'二'

有蘧丘裡,古渠丘。**昌國***

*臨朐**有三亭,古郱邑。'三'**廣***

*般陽**故屬濟南。

注'一'爾雅十藪,齊有海隅,郭璞曰海濱廣斥。左傳齊戍葵丘,杜預曰在縣西。

皇覽曰:“呂尚頉在縣城南,去縣十餘里,在齊桓公頉南。菑水南桓公頉西北有晏嬰頉。”孟子注曰:“南小山,曰牛山。”博物記曰縣西有袁婁。

注'二'杜預曰在縣東。陳桓子封子山。

注'三'左傳莊元年齊所徙,杜預曰在縣東南。應劭曰伯氏邑也。地道記曰有石高山。

校勘記

三四七二頁四行左傳哀六年公如賴按:集解引錢大昕說,謂案左傳雲“使胡姬以安孺子如賴”,此雲“公”,誤也。

三四七二頁五行縣西有崔城按:襄二十七年杜注云“朝陽縣西北有崔氏城”。

三四七二頁七行平原郡九城按:錢大昕謂“九”當作“十”。說見下。

三四七二頁九行溼水出按:集解引惠棟說,謂前志及水經注“溼”作“漯”,說文從水□聲。

三四七二頁一0行溼陰按:集解引惠棟說,謂前志亦作“漯陰”,說見上。杜預注左傳,又作“隰”也。

三四七二頁一四行杜預曰縣西有轅城按:集解引惠棟說,謂案地理志轅縣屬平原,水經作“援”,酈元引杜預釋地,雲轅即援也,濟南祝阿縣有援城。

三四七二頁一六行高帝西平昌置按:集解引錢大昕說,謂案文當雲“高帝置”,不應有“西平昌”三字,其為衍字無疑。後讀宦者傳,彭愷為西平昌侯,注云西平昌縣屬平原郡,乃悟此三字當屬上文平原郡,而平原郡九城當為十城,因此三字錯入樂安注中,校書者遂改“十”為“九”,以合見成之數耳。又按:張森楷謂錢說致確,但前志平原有平昌縣,當即此西平昌,漏未引及。

三四七三頁二行高菀殿本“菀”作“苑”。按:前志作“宛”,菀、苑、宛三字古通作。

三四七三頁二行有薄姑城按:集解引惠棟說,謂尚書大傳作“蒲姑”。

三四七三頁六行古薄姑氏按:汲本作“左傳姑氏”。惠棟謂當作“古薄姑氏”,“蒲姑”諸本皆訛作“薄姑”,或脫“蒲”字。

三四七三頁七行縣南有地名貝*(中)**'丘'*據殿本改,與杜注合。

三四七三頁九行杜預曰縣東北有攝城按:集解引洪頤鷀擔�階笳訊��甏�傲摹⑸鬩遠�保�拋ⅰ傲摹⑸悖�胛鶻繅玻�皆�某竅囟�庇猩慍恰薄^こ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