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7部分

高後三年,呂雉又一次大封天下。這一次,她一口氣又封了十三人。看來呂雉對“13”這個數字是比較感興趣,每次分封都要湊這個數。

雖然我們對“13”並不存在什麼好惡,但就呂家隨後的結果來看,這真不算是一個吉利數字,看來西方人有時候說的話也不全沒道理。

這次分封,沒有諸侯王,清一色“侯”,其中呂姓四人,嫡系九人。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封侯的人中,有一個女人,名字叫呂嬃。呂雉算把所有能想到的人全給拉了出來,真是下了一番功夫。

時至目前,呂雉先後分封了二十九人。雖然在這段時間,個別人由於身體原因,沒堅持多久,但畢竟老寡婦為呂家的整體上位,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應該說,在呂雉稱制的最初四年,呂家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如果按這種勢頭髮展下去,呂家替代劉家,似乎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

也許有人問,呂雉這麼肆無忌憚的搞,怎麼沒人站出來反對。事實上是有個別人反對的,但反對無效,因為呂雉毫不猶豫地讓他們回家種地。你想想,連陳平、周勃這些人都不敢唱反調,還指望群臣們鬧出什麼大動靜。

如此一來,呂家的勢頭就更足了,當然,她鬧騰的也就更嚴重了。

就在呂雉忙著分封天下,構建和諧社會時,一個不搭調的聲音發了出來,這讓呂雉很惱火,呂雉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自己很生氣。她無厘頭的鬧騰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第十一章臨朝稱制—第五節 諸呂封王(二)

上節提到過,“祖制”成了擺置呂雉面前最大的障礙,影響了她的表演。

在小民百姓的觀念中,似乎老大無所不能,只要高興,想怎麼搞就怎麼搞,沒人敢說個“不”字。

但事實絕非如此。很多事情,老大們也是無能為力的,或者說是困難重重的。其中的一個困難是“祖制”,就是我們經常講的傳統。

無論地位再高,都高不過“祖宗”;權勢再大,也大不過“祖制”。歷代帝王,在這一方面,通常是不敢造次的。

但“祖制”這東西也不絕對,活人絕不會被尿憋死。雖然“祖制”比較死板,但只要善於開動腦筋,總會找到一些變通的方法,讓一些絕不可能的事情,變得合情合理。

呂雉就開動著自己比較發達的大腦,準備在“祖制”兩個字上做些文章。她留下王陵三人,就是她這個論文的開篇。

也許有人會問,這三個人有資格在第一時間站到呂雉的面前,難道都是呂雉的嫡系?

事實上,這三個人和“嫡系”兩個字根本不沾邊。雖然他們的地位比較高,但在呂雉的心目中只不過是些幹活的人罷了。

他們之所以有資格被留下來,關鍵原因還在於他們的身份比較特殊。不用我介紹,相信大家就很清楚丞相、太尉都是些什麼樣的角色。說白了,他們是群臣的領班,在某種意義上講,他們的態度可以代表很大一部分官員的想法。

呂雉找他們談話,只是想探探大家的口風,試試水的深度。應該說,這是她實現自己目標第一步。

磕過頭、行過禮,呂雉讓人設座,給三個人一些優待。畢竟都是老熟人了嘛,私下裡的談話,沒那麼嚴肅。

噓寒問暖,拉了一會家常。打了半天太極後,呂雉似乎是很無意地問道:“我欲封呂臺為王,不知幾位愛卿意下如何?”

聽完這句話,王陵“噌”地站了起來,兩眼瞪的滾圓。陳平和周勃見此,也連忙站起。

三個人都是老江湖,呂雉雖然是徵求的語氣,可明顯表明了自己的態度。這讓三人都吃了一驚。

這是一件大事。

呂雉突然說出這句話,相信不是在信口開河、胡說八道。對三人而言,這無疑是一次挑戰。

三人急忙思索,暗中盤算自己的答案。

王陵思考的時間比較短,因為他的位置擺在那,丞相嘛,好事壞事自然由他第一個面對。更關鍵的是,這個老頭比較古板耿直,聽完呂雉的話,吃驚之中帶了一些憤怒,根本沒準備用一些委婉的詞語來回答呂雉的提問。

呂雉的目光投向了他。

王陵不暇思索地答道:“高祖殺白馬為盟: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今呂氏封王,有悖此約!”

王陵的話,氣的呂雉細牙緊咬,面帶寒霜,一抹殺意撫過眼角。

她把目光投向了陳平。

而與此同時,王陵也把目光投了過來,他認為陳平的答案不會比自己高明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