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狀況的條件。比如說,北京、上海、廣州,或者說某一個區域,這些城市本身現有的差異。市場本身就是區域特徵本身的差異,或者說地理差異,但這些差異並不是全部的市場條件,它只是一個方面。

市場條件還包括區域下的人文條件,因為市場條件是人在這個市場的生活環境;在這個環境中;所有的需求都和人生活的環境有關係。我們講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句話不僅是地理因素,還包括歷史和人文。

第一點,地理條件差異

從幾個層面來看,中國的地理條件是北邊冷,南邊暖。另外,我們國家是一個季風性氣候非常明顯的國家,一年四季比較明顯;尤其北方四季比較分明,南方到了海南四季就沒有那麼明顯了。黑龍江那邊,商場早上開門的時候比較晚,晚上關門的時候比較早,這樣的區域,一天的市場活動時間是有限的。在南方,尤其是在廣東、深圳甚至海南這些地方,到了晚上12點,商業活動依然存在,這和北方是有很大差異的。

舉個例子:拿飲料來說。在南方,飲料的小賣部從早上七點鐘就可以賣,賣到凌晨兩點鐘,因為有人在消費。而在東北,早上要九點或者十點以後才能買到,到了晚上五點就關門了,一天才有七八個小時的時間在開門。在同樣的一個時間裡邊,南方賣了北方兩天的量。

由於市場的地理環境不同,造成市場容量、市場活動時間以及市場需求的方式全都會改變。

第二點,經濟條件差異

由於北方的地理條件的因素,造成了北方市場比南方市場的產品消費週轉的速度減慢。北方參與商業活動的人相對較少,南方就較多。參與商業活動人多的時候;市場網點率和消費的規模就會增大。這樣;就會造成很多的商機,使很多參與商業活動的人獲得的收入增加,當地的生活水平也得到相應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商業意識的加強;造成小商販增多了,使人們的生活狀態發生了變化。生活狀態又影響其消費方式,消費方式的改變刺激商品的流量加快,就會使當地的市場條件產生變化。這就是人的商業意識和購買慾的變化關係。

第三點,市場成熟程度差異

沿海與內陸也有顯著的區別。沿海由於交通便利,經濟比較發達,還有很多港口,使其運輸和外貿更繁榮和發達;造成經濟活動比內陸區域更便捷,也刺激了更多資金流向了沿海的城市。這樣,沿海與內陸之間的這種市場成熟度就會不同。也就是說消費同樣一種產品,沿海已經達到了慾望型的消費,而內陸則剛剛是需要型的或者需求型、基礎型的消費。這樣的差異使中國市場不同層面的這種結構產生了層級變化。

第四點,歷史人文差異

歷史造就了不同市場的不同的人文環境。比如說,古代的時候交通不是很便利,商業主要集中在比較便利的平原地帶、沿河流域。沒河的地方,修個大運河,也能造成運河沿岸的繁榮;那時候魚米糧倉都在江浙,相對來說;那裡就比較發達。歷史上,這些地方就相對富足,而富足的地區對生命的重視要比相對窮困的地區意識上更強。也就是說,對養生、自我保健和生命質量更關注。這就造成了這個區域的人在消費某些保健產品時;比別的地方更容易接受;在他們的思想意識裡遠遠地和內陸地區存在著一種差異。

也就是說,越是生活水平富足、文化越發達的地區,人們對生命的質量越是關注,對保健品、奢侈品的消費也會比別的區域的人們的需求大。

第五點,飲食文化差異

飲食文化與地理條件對人們的影響不一樣。比如說,四川、湖南、貴州、雲南和湖北一些地區的人都能吃辣的;廣東呢,因為是沿海,海鮮較多,飲食很清淡;到了江蘇、浙江、上海,人們就傾向於吃更淡的和甜的食物。北方人普遍吃麵食,口味更重一點兒。這些飲食習慣的不同;也形成了不同區域的文化差異。吃辣的地區受地理條件影響,可以祛溼呀,祛寒呀;但同時長期吃辣,心態的變化和他們對事情的反應程度也會產生不同的變化,形成性格特點的差異。比如,有些地方的人很潑辣,有些地方的人很溫柔,這跟他們的飲食習慣應該是有關係的。

另外,北京、上海、東北和廣東這些地區的差異,還可以讓我們看到細化的性格特點。上海人做包子,做一個芹菜裡邊加點兒韭菜再加點兒豆腐乾兒的餡,包子裡的韭菜就是韭菜,芹菜就是芹菜,豆腐乾兒就是豆腐乾兒,你一口咬下去,能吃出來豆腐乾兒味、韭菜味兒和芹菜味兒。到了北京就不是,他一定要剁爛了,把這芹菜、韭菜都剁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