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文星象、奇門遁甲,五行八卦乃至帝王氣數、風水陰陽之流,歷來不入華帝“法眼”。
按照這位華國皇帝自己的說法,是為“不得聞虛禍而處實憂”也。
“陛下英明神武、施國威靈,推弱克強、處小禽大,意之所圖自是動無違律,心之所思何憂不濟?”
這位高齡的老臣幾十年紮實穩定的馬屁功底一覽無餘。
華帝張宣仁面無表情,開口問道:
“當日那道驚雷,這麼多天可有下文了?”
“回陛下,我欽天監司空臺這三個月來傾盡全力以觀天象,有’奎婁胃昴畢觜參’西七宿異變,白虎戲朝國之大興……”
國之大興。
是隱晦吝辭。
一如走水之說。
意思是說,眼下這世道怕是要生異變了。
那華帝卻也不惱,問:
“明明是一道晴天驚雷,何來白虎之說?”
欽天監的老監正周正淵不慌不忙,平穩說道:“陛下有所不知,北方五族的大巫師近年來勤勤占卜有說法,荒林風冢即將問世,按爻卦之相推理,此道驚雷便是出自風冢,看這卦辭隱隱間竟是有惡虎滅世之痕……”
“那麼,何又為風冢呢?”
皇帝張宣仁再次打斷了監正大人。
果然自己還是不喜歡這位老神棍的說話風格啊——
神神叨叨。
廢話連篇。
但身為君王——
又不得不問。
且不能不問。
周正淵揖手彎腰,恭聲回答道:
“回陛下,據三大聖地傳聞記載,風冢乃是風的塋冢,世間大風皆出於此,流經天下而勢微後,也將會是它們最終的歸屬……”
華帝與旁邊的總領太監對視了一眼。
那眼神似乎在說:
如此拙劣且滑稽的傳聞,你他孃的相信?
怕是連街上吃糖葫蘆的小孩兒都騙不了吧?
“可一者風冢畢竟只存於聖地對上古時期的神話記載中,二者老奴現在便可人力造風,就不是出自風冢。”
大內總領太監曹公公說話了,說完體內一道內勁便從外掌引出,打出一陣勁風直吹得殿外樹上枝幹簌簌作響。
內勁外放——
他孃的這是高手啊!
要是我們主角楊慢慢此刻看到這個畫面,定是要拜師求藝,哭著鬧著也得學會這一手。
華帝默不作聲。
“那東海里的魚群成群結隊,你很難預判出一條小魚的運動軌跡,可是這一大片的魚群走向卻是可以推演。”
沒曾想監正大人周正淵竟也催動內力,隔空一指——
扯動滿樹新葉,每一片葉子都漫天胡亂地飛舞著,毫無規律可言。
但總體大勢方向卻是由北向南。
“曹公公當然可以憑藉人力打出一道小風,可這世間所有大風的趨勢豈是人力所能掌控?”
“……”
“再者風是空氣間相互的流動週轉,我司空臺欽天監《天文子》一書有著:域外為以太真空,混沌無風,非外力所能起。”
此時的周正淵眼神開始恍惚。
給人感覺竟然像是喝醉了酒。
空氣突然安靜了一下。
片刻之後。
監正大人繼續說道:
“老臣年少時聽過一個故事。”
華帝道:
“周大人請講。”
“說是當人被關在一個漆黑的小屋裡時,便什麼東西都看不見。”
華帝努力裝出“若有所思”的樣子。
周大人補充說道:
“只是這個故事背後,老臣想與陛下探討一個問題——”
“漆黑的小屋內固然什麼東西都看不見,但是!我們便能由此斷定,屋外的世界也是漆黑無比沒有光明的嗎?”
華帝何等聰明,自然一下明白了老監正的意思:他是在說,我們眼裡能夠看見的,並非就是這個世界的真相。
萬物生於天地寰宇之中,也不過是盲人摸象各執所念罷了。
正是應了那句“神棍”得不能再“神棍”的臺詞:大道無形,大象無聲。
“此話有點兒意思。”
華帝眼神玩味。
“卻是廢話。”
“回陛下,有些事情我們不能證明它一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