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宵大雷琅書壓的死死的,自然是印象深刻。
“道門相交,自然是互通有無。”
“原來修行界與江湖不一樣,門派之見沒那麼嚴重。”
“正是。”
“我想借來學一學。”
易天行開門見山地說出了第一個用意。
掌教真人被他的話逼住,又看了看正雙手撐頜盯著真武大帝塑像玩的那個胖小孩兒,打了個寒噤,趕緊去將那雷訣秘箋取了出來,雙手奉上。
“掌教真人,小子想在這金殿內拜拜真君,不知……”易天行拿著那本小冊子,奇快無比地翻了一遍,然後遞還給掌教真人。
掌教真人正自迷糊,心想這位怎麼不學了?又聽著下句話,馬上明白這位貴客是想要個清靜地,“這兩天也沒什麼遊客,護法自便。”他微微一笑,領著身旁的道僮們退了出去。
上次在金殿中易天行險些丟了性命,自然沒有什麼時間和心情欣賞此間佈置,今日大不同,所以可以眯著眼看看。
只見金殿內天花板上,以流雲裝飾,鑄銅耀金,煌煌貴氣,殿內正方供奉著那位“真武大帝”的鎏金銅像。
“很大的一坨。”這是易天行的第一感覺。
銅像兩旁有拿著文簿金童,託著寶印玉女,又有水火二將執旗捧劍,這雕像倒也雕的細膩精巧,神案下置玄武,便是那一龜一蛇,蛇繞鯴腹,翹首相望,殿內金匾上的“金光妙相”四字,是清代康熙皇帝手書。藻井上懸掛一顆鎏金明珠,人稱“避風仙珠”。傳說這顆寶珠能鎮住山風,不能吹進殿門,以保證殿內神燈長明。
“德者道之符,誠者法之本,道無德不足為道,法非誠不足言法……”
易天行跌坐於地,輕聲開始吟誦景霄大雷琅書,雷訣聲聲,蕩於金殿之內。
腦中忽一閃念,想起師傅教予自己的某招,輕哼一聲,以指點地,整個人的身體倏地一聲倒了過來,景霄大雷琅書宛如實質般從他的唇間吐出,沿著他的身體繚繞而上。
他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會這樣做。
他只是特意來武當山找找感覺。
景霄大雷琅書是很霸道的道訣,所以他想學。而上次與小朱雀在這武當山上機緣巧合,應了老吳那段子中的一句:“月藏玉兔日藏烏,自有龜蛇相盤結。”從而天火之技大成。
不知道今天能不能在武當山上逢著什麼奇遇。
……
……
他像歐陽峰一樣耍了半天,沒有任何驚奇的變化發生。
只有小易朱正吭哧吭哧地往真武大帝的銅像上爬去。
看著那個在黃銅大坨子上晃的小圓屁股,易天行忍不住哈哈笑了起來,心想這傢伙當年還是隻鳥的時候,就愛爬觀音像去排汙,今兒不會又來一道吧?
他趕緊上前把小傢伙給拎了下來,然後開始做今天的正事兒。
踩著那香案,他小心翼翼地爬到真武大帝銅像中間,然後舉起拳頭,輕輕敲了兩下,銅像中空,發著嗡嗡的聲音。
“喂,請問有人在嗎?”
銅像裡自然沒有人,但易天行的反應卻是有些吃驚,像是他本來認為一定會有人答應才對。
“有人在嗎?”
他又問了幾次,還是沒有人答應。他終於忍不住了,開口罵道:“別人不知道,老子難道不知道?真武,你快點兒出來!”
第一次來武當山他便感應到了,前段時間在山谷內險些飛昇的時候,他又感應到了。
這武當山的金殿不簡單。
真武大帝一定能有什麼辦法下世。仗著自己的兒子與他似乎有些緣份,易天行開始大呼小叫起來,就盼著能把那位神仙叫醒,然後問問天上的那些破爛事兒。
可那銅像紋絲不動,黑眉如蠶安靜異常。
易天行終於洩了氣。
易朱又吭哧吭哧地爬了上去,易天行這時候很是失望,也沒去理他。
“滋”的一聲響。
水花四濺,真武大帝銅像面目頓時遭災。
這一幕終於讓易天行的悲觀失落情緒稍減了些,他笑了笑,然後取出案旁的紙筆,寫了些什麼字,然後拉著小傢伙出了金殿。
金殿外眾人等著,想來是聽見了先前殿內砸銅像的聲音,所以臉上的表情都顯得有些古怪。
掌教真人身旁的一個老道士急匆匆地跑進殿中,沒有發現異常,這才放下心來。
葉相望了易天行一眼,易天行搖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