圏後,已是月色融融,水氣上升,與遠天彌合在一起,偶爾遠處傳來欸乃的搖櫓聲。境界極佳,大有與夢中水鄉撞個滿懷的感覺。
我們在一個餐館,點了幾盤羊肉還有濃濃米香的土酒。那土酒,也叫米酒,是用糯米釀製而成的,溫潤,清甜,爽口,回味悠長,正如這水鄉的味道。到了烏鎮,不可不喝這裡的土酒。
烏鎮的成功之處,就是水鄉味道最真、最醇。因此很多人,說烏鎮比周莊更有味道。
二
烏鎮於我印象最濃的並不是茅盾故居,不是翰林府弟,也不是什麼林家鋪子,這些新的東東除了茅盾故居,都是以前沒有的,只是後來開發旅遊,吸引遊客,仿造出來的。烏鎮真正值得我掛念的是兒時烏鎮的記憶。
在我兒時,我對“街道”的概念就是烏鎮的青石板路。上海的南京路、北京的王府井等氣勢宏大的街面,只是我走出這片水鄉才知道的。剛開始我十分傾慕都市的繁華、氣派、喧囂,後來年歲徒增,漸漸厭倦浮華,竟眷戀起這青石板鋪就的小街。兒時的我從附近的鄉村,一步一步地走向烏鎮,踩著一塊一塊被祖祖輩輩踩得油精鋥亮的石頭,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那裡有美味的羊肉面、有姑嫂餅,有各式各樣的雜貨、零食,這些使我的幼稚的腳樂意去測量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