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我們社”:我查了你們的社史,它就成立於1997年5 月1 日,在10月的迎新會上,我也像今天這樣有一個發言。先後成立的,還有“時事社”,“百年同行”等等。我這裡還保留了一份時事社所辦的《時事》雜誌1997年11月試刊號,它的編輯部發刊詞題目就叫《尋找真北大的聲音》——後來,我把它收到自己主編的《走近北大》一書(2000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卻沒有引起任何反響,但在我看來,它應該是北大校史的一個重要文獻。因為它傳達了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北大學生的心聲。我讀一段給大家聽聽:“一切的大興土木似乎在表明北大是欣欣向榮的。可是我感覺不到一點新鮮的氣息,只有壓抑的感覺,因為三角地上只有培訓和招聘廣告了,因為民主草坪上只是坐著相互擁抱著的情侶了,因為圖書館裡只有一張張透出英語單詞和微積分的麻木的臉孔了,理想和責任感已經在我們的頭腦中缺席了。我不斷地問自己:我是在北大嗎?怎麼我聽不到五四的吶喊,怎麼我看不到三角地的指點江山,怎麼我看不到熱血沸騰的青年,怎麼我感受不到心憂天下的責任……失去了精神的北大,正如一個被抽去脊柱的巨人,他的肌肉在不斷髮達,可他總也立不起來。”(鼓掌)文章最後表示,要“以昂揚的風貌維繫北大魂”,“為北大,為中國,撐起一方理想主義的天空,讓你聽到真北大的聲音,讓你感受到多少年來鼓舞了一代又一代青年的真北大的精神”。(鼓掌)
錢理群:承擔,獨立,自由,創造(2)
這也正是面臨一百週年校慶,許多北大人都在思考的問題。我在此之前,1996年10月25日,就向全校的新生作過一次題為《周氏兄弟與北大精神》的演講。演說一開始,我就提醒大家注意:“後年是北大建校一百週年,——現在的一二年級學生能趕上這個盛典,真是諸位一生中最大的幸福。”——順便說一下,明年,2008年,又是北大一百一十週年校慶,在座的同學能趕上這個節日,也應該是很幸運的。我接著又說:“因此,大家都在考慮:到哪裡去尋找北大的傳統?記得在北大九十週年校慶時,中文系的王瑤教授(他也是我的導師)當時還健在,他寫了一篇文章,其中引用了蔣夢麟校長的一段話:‘一個大學有三派勢力,一派是校長,一派是教授,一派是學生……’這就是說,特定歷史時空下的校長、教師與學生的活動構成了所謂‘校園文化’,一個學校的傳統自然也主要體現在這三類人身上。比如‘五四’新文化運動是以北大教授為主的,‘五四’愛國學生運動是以北大學生為主,而蔡元培校長的‘循思想自由原則,取相容幷包主義’則對師生的活動起到了保護與推動的作用:這三方面的努力就構成了北大的‘五四’傳統。如果我們再做具體分析,還可以發現,在這三類人中,學生是流動的,即人們通常說的,是‘飛鴿牌’的(笑);校長呢,按我們國家的體制,是由主管部門指令的,會隨著政局的變化而變化;只有教師、教授是‘永久牌’,是相對穩定的,幾年、十幾年、幾十年‘一貫制’(笑)。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又可以說,一個學校的傳統主要體現在教師、教授身上,並且主要是由他們一代又一代地傳遞的”。因此,“同學們想要了解和繼承北大傳統,我建議大家不妨從本系本專業入手,調查一下,一個世紀以來,有過哪些學術和人格都堪稱一流,或者在某一方面有著鮮明特色與貢獻的教授,他們出版了什麼代表性著作或講義,還可以透過回憶文章、傳記等,進一步瞭解這些教授的生平,思想,品格,精神風貌……這樣,同學們就可以從中觸控、感覺到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北大(本系,本專業)的學術傳統,精神傳統”。
後來,一部分師生在北大百週年校慶前後,就發起了一個以“重新認識老校長,繼承與發揚蔡元培先生開創的北大精神傳統”為中心的民間紀念活動,除了自編、自演話劇《蔡元培》外,還舉辦了一系列的講座與研討會,最後出版了《校園風景中的永恆——我心目中的蔡元培》一書(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在校內外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參與者中,更是留下了終身難忘的記憶。
現在,在十年之後,又是北大一百一十週年前一年,讀到了這本由當年的在校學生寫的《民國那些人》,重現北大老校長、老教授,以及那一代知識分子的身影,我確實有許多的感慨。這又是一個歷史時機,讓我們透過這本書生動、感性的歷史敘述,再一次觸控、感覺那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北大的、以及整個中國知識界的學術傳統、精神傳統,再一次傾聽這些年我們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