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什麼樣的世界。但是,約翰·麥利威瑟這位擁有芝加哥大學MBA 學位的數學老師,卻對這個世界樂此不疲。也許,這才是他最大的優勢。1983 年,約翰·麥利威瑟與哈佛商學院的一位助理教授、在麻省理工學院受過嚴格訓練的、性格十分討人喜歡的艾裡克·羅森菲爾德通了一次電話,請他推薦幾位學生。艾裡克·羅森菲爾德的父親是麻省康考德市一位小有成就的理財經理,他本人則是一位計算機奇才,當時就已經使用計量方法進行投資和交易了。但由於表達能力不行,艾裡克·羅森菲爾德講起課來總是乾巴巴的,所以,聰明絕頂的他在哈佛一直鬱郁不得志。加上他長得十分瘦小,戴著一副大眼鏡,從遠處看就像一隻四眼老鼠,使得學生們對他的態度很壞。“他們對他的態度非常惡劣。”艾裡克·羅森菲爾德昔日的一位同事回憶說。當正在批改考卷的艾裡克·羅森菲爾德接到約翰·麥利威瑟的電話,知道年薪可達3 萬美元以後,他欣喜若狂並毛遂自薦。10 天以後,艾裡克·羅森菲爾德就到所羅門兄弟公司的債券套利部門上班了。
約翰·麥利威瑟招兵買馬的行動並沒有就此停止。就在艾裡克·羅森菲爾德加盟後不久,他又招來了好幾位水平一流的專家和學者:倫敦經濟學院金融碩士、伊朗裔美國人維克多·哈格哈尼;曾經幫助比爾·克林頓競選阿肯色州州長的麻省理工學院金融博士格利高裡·霍金斯;艾裡克·羅森菲爾德哈佛商學院的同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思路極為敏捷、極具數學
§虹§橋§書§吧§BOOK。
第7節:招兵買馬,構建套利大家族(2)
頭腦的經濟學家威廉·卡拉斯科。但在所有這些專家和學者當中,最乏味但也是最聰明的人當數麻省理工學院雙博士勞倫斯·希利布蘭德了。最初,聘用勞倫斯·希利布蘭德的是所羅門兄弟公司的研究部門,一個被公認為最適合勞倫斯·希利布蘭德這種“數字蟲”待的地方。但約翰·麥利威瑟很快就把勞倫斯·希利布蘭德調進了他負責的債券套利部門。正是這些人,組成了長期資本管理公司日後的核心人物。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這些書呆子(不包括約翰·麥利威瑟),很快就融入了華爾街。他們把有史以來所有能夠得知的債券價格,一股腦兒地輸進了他們的電腦,並對所有債券的歷史表現及其相互關係,進行了分類和剖析。在此基礎上,他們建立了一個模型,用以對債券未來的價格走勢進行模擬和迴歸分析。一旦市場價格出現些許背離,他們就可以從模型中得到警告。
當然,這一模型並不會“命令”他們進行交易,模型只是提供了一個背景性的論據,讓人的大腦去進行思考。他們把一個非常複雜的世界,搞得極其簡單化:2 年期公債的收益率也許和正常的10 年期債券的收益率非常接近;與某種外國債券相比,在正常情況下,某兩種債券之間的利差非常小。事實上,模型將市場極其複雜的變化,壓縮成了一個非常清晰明瞭的科學結論。正如套利部門的一名成員所說的那樣:“模型把債券世界各種要素的變化(收益率曲線形態、股票波動幅度形態、利率波動形態)統統告訴我們。而所有這些變化,都是金融市場對這些要素彼此發生衝突所作出的回答。” 在他們看來,每一種價格都是對市場變化的一種“描述”,如果兩種價格之間存在衝突,那麼,套利的機會就會出現。
如果沒有以下兩個令人興奮的條件的話,約翰·麥利威瑟及其套利部門的這種試驗註定會遭到失敗。但幸運的是,他們擁有了這兩個條件,並獲得了很大的成功。
第一,這些教授確實絕頂聰明,並極為精通套利交易。而在市場中,尤其是在那些新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場中,機會俯拾皆是。這些教授認為,機會是由於市場缺乏效率而形成的。如果一個市場效率很高,所有的價格都是正確的,那麼,所有的人都不會去進行交易。但由於他們從事交易的市場仍然是一個不完善的市場,價格往往並不那麼正確,所以,市場機會確實很多。更加重要的是,這些教授們從學術界引進了一條金科玉律:隨著時間的推移,所有的市場都會變得越來越富有效率。
他們尤其相信,市場具有一種傾向,即風險較大和風險較小的兩種債券之間的利差會變得越來越小,這一觀點是很符合邏輯的。因為利差反映的是變數較大的資產所具的不確定性,既然市場會變得越來越有效率,那麼,高風險債券價格的波動幅度就會變得越來越小,其價格也就會越來越穩定,所以投資者要求得到的風險溢價(risk premium )也就會變得越來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