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麥利威瑟的對手,通常都是些保險公司、銀行或投機者。不過,對於這點約翰·麥利威瑟並不十分清楚,事實上,他根本不關心誰是他的交易對手。有時這些交易對手也會因為害怕而撤回他們的資金,因而導致利差進一步擴大,從而造成約翰·麥利威瑟受損,或至少是暫時受損。但只要約翰·麥利威瑟擁有足夠的資金,就一定可以獲得高額的長期回報。總之,利差最後一定會縮小的,他已經從艾克斯坦的交易案例中看到了這樣的教訓,重要的是他應該在以後對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經營中,牢牢地記住這個教訓。與此同時,約翰·麥利威瑟還從艾克斯坦的交易中汲取了另外一個很有價值的教訓:一次很有可能輸掉的交易最後是可以翻盤的(前提是這筆交易最初的判斷是正確的),但這種翻盤很可能會來得太晚,根本就不會給這個交易員帶來任何實質性的好處。換句話說,也許在這種翻盤到來之前,這個交易員早已經破產了。
◇歡◇迎訪◇問◇BOOK。◇
第6節:招兵買馬,構建套利大家族(1)
招兵買馬,構建套利大家族
到了20 世紀80 年代初,約翰·麥利威瑟已經是所羅門兄弟公司最耀眼的年輕明星之一了。這位長著一張羞怯而又無情的撲克臉的年輕人,將一個交易員所必需具備的交易技巧,發揮得淋漓盡致。在他加入所羅門兄弟公司前,面試過他的所羅門兄弟公司合夥人約翰·麥金託什說:“約翰有一副鐵石心腸,你根本猜不到他到底在想什麼。”約翰·麥利威瑟以前的同事,也就是《說謊者的撲克牌》(Liar’s Poker )一書的作者邁克爾·劉易斯在他的書中,對約翰·麥利威瑟作了入木三分的描繪:
不管交易是贏還是輸,他的表情永遠都那麼的冷漠。我想,他確實有一種常人所不具有的能力,使得他可以很好地控制大部分交易員都無法控制的兩種情緒:貪婪和恐懼。他在一群極端自私自利的人當中,顯得像貴族一樣卓爾不群。
但《說謊者的撲克牌》有一個很大的瑕疵,就是用了大篇幅對約翰·麥利威瑟的一個傳聞作了一番濃墨重彩的渲染:約翰·麥利威瑟膽大包天地用撲克牌,與大名鼎鼎的約翰·戈特弗倫德豪賭了一把,賭注是1 000 萬美元!這絕對是憑空杜撰出來的!事實上,約翰·麥利威瑟絕對不是一個魯莽衝動的人,而是一個工於心計、精於算計的賭徒。他絕不會向別人透露他的內心世界。他要麼不出手,要麼出手就務求必中。即使在共事這麼多年以後,約翰·麥利威瑟的同事們都依然對他的背景、他的過去以及他的家庭不甚瞭解。他的一位同事曾這樣評價過約翰·麥利威瑟:“他是一個畫地為牢的人。”一件真事可以為這句話作解釋:就在長期資本管理公司事件成為全世界媒體的頭版頭條時,《紐約時報》的一位專欄作者想了解約翰·麥利威瑟是否有兄弟,以便從他兄弟身上探究一下約翰·麥利威瑟的內心世界。但因為約翰·麥利威瑟把自己隱藏得實在太好了,這位專欄作家在詢問了他的好幾位所謂的“朋友”以後,很搞笑地宣佈:約翰·麥利威瑟根本就沒有兄弟,而是一名獨生子!儘管不露聲色是成為優秀證券交易員必備的前提條件,但約翰·麥利威瑟還缺少一種他在高中時代發展起來的那種非常良好的人際關係,而正是這樣一種極其重要的人際關係,才使得他那些如所羅門兄弟之類的前輩,能夠傲然同躋,名揚後世。
約翰·麥利威瑟的答案非常簡單:更多地僱用那些更加聰明、能夠將市場視為一門嚴謹科學的交易員,而不是一群廢物來進行交易。在他看來,在學術界到處都可以找到數學天才,這些年來,這些天才們發表了許多大部分人都看不懂的市場分析報告。此後,華爾街開始招募這些數學天才,但大多數人仍然只侷限於做研究工作,因為人們認為,只有在研究室中,他們才不會受到其他人的傷害。在華爾街,這些數學天才被戲稱為“數字蟲”,人們普遍認為,這些人並不適合從事屬於人類的“交易遊戲”。但約翰·麥利威瑟卻並不這麼認為。所羅門兄弟公司政府債券交易部門的負責人小克雷格·科茨是一名非常典型的交易大廳交易員:高大、英俊、和藹可親,喜歡和客戶打成一片。儘管他在上大學時曾經受到過被開除的處分,但這位籃球好手對他所從事的交易充滿了熱情,他是用他的心來從事交易。但小克雷格·科茨所具有的這種熱情,卻正是約翰·麥利威瑟想要清除掉的東西。他更喜歡學者們用那種嚴謹、高度量化的方法來處理市場交易活動。
也許,華爾街的大多數人永遠都不會明白學術世界究竟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