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8部分

六城。蔡廷鍇指揮十九路軍同紅軍作戰,連連敗北。雖未有大的損失,也是弄得丟盔棄甲,軍心浮動。這時,蔣介石偏偏來了通令,嚴厲批評十九路軍作戰不力,丟失口令,洩露機密,揚言要重重查辦。這無疑是火上澆油。

蔣介石發動第五次“圍剿”,蔡廷鍇十九路軍的任務,是扼守閩西和閩西北地區,阻止紅軍東進和北上。

“九一八事變”使蔡認識了蔣介石;上海“一二八”淞滬戰爭,使他了解了蔣介石;在民族危亡之際,假抗戰,真投降,積極打內戰,使他進一步認清了蔣介石的本來面目。他們秘密地策劃,暗地裡積極行動,準備舉起反蔣聯共抗日的大旗。在“圍剿”中他倆多次率領十九路軍深入到蘇區,對共產黨的紅軍作戰。他開始由同情共產黨到後來相信共產黨。

因此,他們清醒地認識到只有團結內部,在軍事上同紅軍密切合作,才是革命取得勝利的唯一道路。

蔣光鼐和蔡廷鍇積極物色同共產黨取得聯絡的中間人,最後選中了陳公培。

陳公培是湖南長沙人,1901年生,曾經改名吳明、無名。

1919年赴法勤工儉學,翌年加入巴黎共產主義小組。1924年入黃埔軍校第二期,曾經兩次參加東征戰爭和北伐戰爭,也一度擔任過國民革命軍第四軍政治部主任。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起義失敗後,撤出南昌,轉戰到廣東的潮汕地區。這時候,他脫離了共產黨。他倆人看中他的就是這一點。陳公培曾經參加過共產黨,對共產黨瞭解,而且在共產黨方面有很多老朋友。

於是,9月22日,陳公培攜帶著蔣光鼐的親筆信,由福州秘密出發,坐船從海上到達廈門,繞了一個大彎,而後到達東方軍的司令部,延平的王臺。

彭德懷熱情地招待了陳公培。由於當時的條件所限,就把兩張方桌合併在一起,用臉盆盛上豬肉、雞、菜和米,滿滿放了六大盆。

當彭德懷、滕代遠、袁國平陪著國民黨十九路軍的代表陳公培進來後,彭德懷歉意地說:“陳先生,沒有好東西相待,僅此而已了。”

陳公培也毫不在意地說:“彭總太客氣了。請總指揮儘快向中央彙報,我十九路軍脫蔣聯共,出自愛國之心。蔣、蔡司令官在淞滬抗戰,眾所周知。”

彭德懷誠懇地說:“我黨和蘇維埃政府十分讚賞貴軍的行動。毛澤東主席曾以政府的名義發表過《反對國民黨出賣淞滬協定通電》。我們歡迎你們站在人民一邊。”

陳公培客氣地說:“我就靜候貴黨的佳音了。”

“我們馬上就發報給中央。”彭德懷錶示。

在獨立房子的博古、張聞天、李德,接到了彭德懷從前線發來的電報。他們經過商議,感到對十九路軍的詳細情況還不十分了解,一時間拿不定注意。博古通知彭德懷,同意他同十九路軍的代表接觸,有情況隨時電告。後來又聽說彭德懷用臉盆招待十九路軍的代表,有失雅觀。去電還批評了他們的有些作法。

彭德懷接到臨時中央的電報,積極同陳公培接觸。時過不久,他又收到了博古的第二封電報。彭德懷將電報往桌上一拍,氣憤地說:“前後兩個電報,兩種態度,朝令夕改。知識分子總是有他的歪道理,要我們‘耍一個滑頭’,這麼大的事情視同兒戲!”

滕代遠也感到臨時中央處理事情不夠慎重。政治問題,是關係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前途命運的問題,來不得半點的猶豫和虛假,更不能去投機。彭德懷拿起桌上的電報,抖了抖,說:“不誠心,如何同別人談?”陳公培見短期內得不到結果,只好打道回福州。事後,毛澤東才知道,十分惋惜地說:“我們要抓住這個有利時機,爭取十九路軍站在抗戰一邊。

聯合十九路軍不僅能打破國民黨的第五次‘圍剿’,還能擴大蘇區,推動革命的程序。二十六路軍在寧都暴動,對蔣介石打擊就很大,這次十九路軍反蔣,更是如此啊。“

遠在福州的蔣光鼐和蔡廷鍇處於誠心,第二次又派陳公培和他的秘書長徐名鴻,於10月下旬再次到蘇區。

在瑞金的沙洲壩,毛澤東正伏在桌前整理《才溪鄉調查》,剛安不久的軍用電話鈴響了。毛澤東停筆接電話。

“我是毛澤東,哦,博古同志……十九路軍派來了陳公培、徐名鴻為談判代表,什麼?由政府出面談判。好,還有周恩來、葉劍英參加。……嗯……潘健行為全權代表……我馬上去。”

毛澤東放下電話,特地換上一套新衣服。

潘健行就是潘漢年,江蘇宜興人,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