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8部分

濟棠向來同原十九路軍的陳銘樞不和,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十九路軍調到福建後,蔣光鼐調任福建省府主席,蔡廷鍇升為十九路軍總指揮。十九路軍調往福建時,歸蔡廷鍇指揮的有沈光漢的六十師、戴戟的六十一師後由毛維壽繼任師長,區壽年的七十八師和補充師,後來在補充師的基礎上成立新編二師,盧興邦任師長,還有新編第四旅。原在福建張貞的四十九師,被東征紅軍打敗後,又重新拼湊起來,劃歸到十九路軍建制,劉和鼎的五十六師也列入十九路軍的序列。

時止今日,歸蔡廷鍇調動指揮的有六個師又一個旅。

蔡廷鍇調到福建時,紅軍活動的重點放在了贛南,同十九路軍沒有太大的軍事衝突。到了年底,蔣介石發動了第四次“圍剿”,蔡廷鍇雖是左路軍總指揮,主要戰場是在撫河流域展開的,兩下也相安無事。

蔣介石第一次下野又上臺後,對誰也不放心。他不僅把軍政大權獨攬於一身,還親自兼任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長。就這樣,他還是不能高枕無憂,由中組部副部長陳果夫和機要秘書陳立夫組成“中央俱樂部”,成為CC派。C為“陳”字的英文Chen第一個字母,CC是兩個“陳”字的第一個英文字母。CC派就是從此開始,形成了至上而下的秘密特務組織。

“九一八”事變後,全國抗日呼聲空前高漲,不僅社會團體和民眾強烈要求,就連軍隊也有一部分中下級軍官強烈要求,甚至還有一批高階軍官,公開和半公開地要求抗日。蔣介石面對這種抗日的洪流,也感到只反共不抗日會激起全國民眾的更大憤慨。這時,他想像他當黃埔軍校校長那樣,培養出為他所用的人才來。因此,他就照蘇聯的“格柏烏”,也就是“政治保衛局”,組成“復興社”網羅大批人才。這事交給誰來辦呢?他想起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賀衷寒。賀衷寒是黃埔第一期學員,曾到蘇聯的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1928年回國後,又於翌年的春天,被蔣介石送到日本深造。1931年被蔣介石召回國。

1932年3月初,復興社在上海召開了成立大會,蔣介石親自到會主持,並講了話。戴笠當時為候補幹事,後經胡宗南推薦,蔣介石授命,戴笠成了特務處的頭子。戴笠是浙江江山人,1897年生,字雨農,又叫徵蘭,是黃埔軍校第六期學員。1928年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聯絡參謀,主持情報工作。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忠於領袖,進行陰謀暗殺活動。這個組織不僅滲透到軍隊的各個領域,還滲透到軍隊以外的各個領域。這就是“軍統局”的前身。

上海“一二八事變”後,十九路軍曾派出一百多人進行專門訓練,這些人後來大部分都參加了“復興社”這個組織。

這一年的冬天,十九路軍在廈門破獲了一個組織,抓了一些人,有人曾供出他們的任務就是來暗殺省府主席蔣光鼐和蔡廷鍇。這事對他倆人震動很大,由防備到憎恨。接著又發生了一系列的高階軍官陰謀叛變的事件。原來,江西省府主席熊式輝,是江西安義人,稟承蔣介石的秘密命令,利用同鄉關係,拉攏六十一師師長毛維壽,陰謀倒戈;楊永泰拉攏四十九師師長張貞:“復興社”干將分子張炎元,主動策反十九路軍參謀長黃強和旅長趙一肩等人;鄭介民親自出馬,策反七十八師旅長雲應霖、張君嵩,同時還利用其他人策反六十師團長多人。鄭介民是廣東海南人,1897年生,曾用名娉炳,別號耀全,化名傑夫,黃埔軍校第二期學員,也曾到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30年回國,成立“復興社”時為幹事會幹事。從此,他也就成了一個老牌特務。幸虧這事發現的早,沒有造成大的損失。蔣介石賊心不死,一計不成,再施一計。他又秘密收買五十六師師長劉和鼎,新編二師師長盧興邦,專門用來監視十九路軍的行動。蔣光鼐、蔡廷鍇在這種局勢下高度警惕。這些情況都促使了他倆人的反思。那麼同紅軍作戰的情形又是怎樣的呢?

1933年7月1日,彭德懷和滕代遠率領東方軍從廣昌出發,5日到達閩西的寧化以西地區。8日圍攻泉上,10日盧興邦新編二師的一個團,出清流前去增援,行進到延洋,被尋淮州的第五師消滅五個連。區壽年七十八師的一個團由上堡向北運動,行進到馬屋附近,被程子華的三十四師擊潰一個團。紅四、五師於14日佔領清流。接著在泉上又殲滅新編二師一個團。7月底,紅軍三師和四師的一部,在朋口消滅七十八師守軍一個團的大部和增援的一個團,使區壽年的七十八師險些全軍覆滅,棄城逃向永安。紅軍一路東進,佔將樂,攻順昌,奪南平,下尤溪口,一個多月連克